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头孢拉定致小儿血尿2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13  浏览次数:369次

  作者:傅发展 作者单位:322200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头孢拉定致小儿血尿

  头孢拉定又名头孢环己烯、先锋霉素Ⅵ,作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对不产青霉素酶和产青霉素酶金葡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部分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不易产生耐药,且价格低廉,临床上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但应用不当可引发血尿。本院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了使用头孢拉定引起的血尿2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在静脉滴注头孢拉定针后4h内排出肉眼血尿,其中2例出现血凝块。所有患儿既往均无头孢拉定过敏史,无血尿史。男20例,女8例。<1岁4例,1~3岁10例,4~6岁9例,>7岁5例。年龄3个月~15岁。28例中原发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支气管炎5例,急性肠炎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

  1.2 治疗与结果

  对发生血尿患儿立即停用头孢拉定,同时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所有患者尿液红细胞~满视野,隐血,蛋白+~,其中颗粒管型1例。血尿素氮增高2例,血肌酐增高1例。经改用肾毒性低的抗生素治疗原发病,及使用止血敏等止血后,肉眼血尿24h内消失19例,48h内消失7例,72h内消失2例。所有患儿尿常规及异常肾功能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

  2 讨论

  本组28例患儿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发血尿,大多有不合理用药因素存在。全日量一次性输入的占27例,超剂量用药3例,能够确定输液过快11例,高浓度配制输入3例,脱水时使用4例,与西索米星不合理配伍使用1例,合理使用仅1例。一次性输入全日量的头孢拉定是引起本组血尿的最普遍原因。由于一次性过多输入头孢拉定,药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积聚、浓缩,达到局部细胞中毒浓度时,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损伤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转运功能,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的活性,干扰肾小管细胞能量代谢等,最终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乳头广泛坏死而引发血尿[1,2]。合理的给药方法是将一日量分4次静脉输入[3]。输液过快也是引发血尿的常见原因,头孢拉定静滴时其血药浓度峰值在给药5min后出现,而肾组织中浓度为血中浓度的8倍,主要集中在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组织。其毒性与药物剂量、用药浓度成正相关[4,5]。输液过快、超剂量用药和浓度配制过高使得本来已经高浓度的肾小管和肾间质组织损伤更趋严重,造成肾小管组织缺氧,蛋白质合成障碍,近曲小管坏死而发生血尿。头孢拉定推荐剂量为50~100mg/(kg·d),滴速<2滴/(kg·min),配制浓度<10mg/ml。

  脱水时血容量常不足,肾血液供应相应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下降。由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等体液调节因素的变化,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改变[6]。 渗透压的改变可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产生肿胀、变性,并导致肾功能损害[1]。在此基础上使用头孢拉定则增加了血尿的发生机会。本组4例在肠炎脱水时使用头孢拉定而出现血尿。应提倡脱水纠正后再使用头孢拉定。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血尿常因多次给药蓄积中毒引起,一般于用药后5~7d起病[7],但与头孢拉定配伍使用,会增加肾毒性,促使头孢拉定应用后快速发生血尿,故应避免配伍使用。

  小儿因肾发育尚未完善,使用头孢拉定时引发血尿机率较成人高,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配制合理的药物浓度及给药速度,合理配伍,仍可最大程度上避免血尿发生。

  【参考文献】

  1 徐虹. 药物性血尿.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2):74~75.

  2 马蓓. 头孢拉定静脉点滴致血尿8例分析. 临床与实践医学杂志,2006,5(7):199.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 新编药物学.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9.

  4 郑祥林. 头孢拉定致血尿26例分析.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34.

  5 吴笑春主编. 药原性疾病诊疗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00.

  6 吴其夏,余应年,卢建,主编.病理生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66.

  7 Sundin OP, Sandoval R, Molitoris BA. Gentamicin inhibits renal protein and phospholipld metabolism in rats: implications involving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J Am Soc Nephrol, 2001,12(1):114~1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