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4-22 浏览次数:378次
作者:胡伟,胡静,吴琼芳,张静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 325027
【摘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病毒;心肌炎; 参麦注射液;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常见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病毒直接损害心肌,后期则以免疫损伤为主[1]。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其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日益受到广大儿科医师关注。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本文观察了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年1月~2006年8月符合1999年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制定的VMC的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共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7.5岁;病程11~31 d。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前后所有病例均经血尿常规、心肌酶谱(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支持对症治疗采用1999年全国小儿心肌炎学术会议推荐的疗法,静脉使用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VitC 100~200 mg/(kg·d)]、肌苷、细胞色素C等营养心肌代谢药及抗病毒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每10 mL相当于红参、麦冬生药各1 g)加入4:1葡萄糖氯化钠混合注射液100 mL内静脉滴注,用量<3岁5 mL;3~6 岁10 mL;6~9岁15 mL;>9岁20 mL,1次/d。根据年龄及病情轻重调整滴速,平均2 h内滴完,10 d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好转;有效:症状与体征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好转;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病情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变化
结果见表2。治疗前两组AST、CK、CKMB、LDH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心肌酶谱变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CK、L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ST、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比较(略)
2.3 心脏杂音、心电图改善时间比较
心脏杂音持续时间治疗组(3.28±1.20)周优于对照组(3.92±1.42)周,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5);心电图好转时间治疗组(3.75±2.01)周与对照组(3.79±1.8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输液时出现脸红、胸闷,调慢滴速后症状消失,未发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引起儿童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猝死的重要原因。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占43.6%)、腺病毒(21.2%)、埃可病毒(10.9%)等[3]。在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而氧自由基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因此,治疗上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后使心肌细胞变性、溶解或坏死,病变可累及到心肌及间质,也可累及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所以90%都有心律失常存在。严重者可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心肌炎性病变迁延不愈,最终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则预后较差。早期保护心肌、促进损伤心肌细胞迅速恢复正常功能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增加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多,从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心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5]。参麦注射液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参麦注射液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在于能够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拮抗自由基的毒性作用,维持离子泵的正常转运,减轻钙超载,从而维持了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功能[6]。实验表明,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具有良好调节作用,能增强心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使心肌免受自由基损伤,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损害的作用[7]。本文结果显示,在综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合用参麦注射液,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拥军.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 2006, 12(2):3031.
[2] 史艳平, 郭小兰, 马新红.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M]. 陕西中医, 2006, 27(3): 274275.
[3] 张 莉, 李恒明. 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06, 24(2): 87.
[4] 刘建庄. 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1 例疗效观察[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5): 384.
[5] 赵 霞. 参麦注射液并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中医药通报, 2002, (12): 57.
[6] 李 丽, 黄启福.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 17(8): 814815.
[7] 刘晓东, 赵媛菊, 赵建强, 等.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18(10):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