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4-02  浏览次数:380次

  作者:刘雪菊,王茗仡,吕元斌,崔瑞琴 作者单位: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临猗 044100

  【关键词】 呼吸衰竭 纳洛酮 肺炎

  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危重症,肺炎引起者更为常见,无条件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儿,我们给予纳洛酮治疗,经观察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至2007年我院住院患儿89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男26例,女19例,生后第28天,16例,2岁24例,3岁3例,12岁2例,原发病肺炎30例,HIE8例,脑出血6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生后第28天14例,1岁24例,3岁4例,12岁2例。对照组原发病中ICH或(和)HIE29例,肺炎24例,脑出血4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

  1.2 临床资料 两组患儿均符合儿科实习医师手册的《小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呼吸衰竭轻度17例,中度23例,重度5例;对照组轻度20例,中度21例,重度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3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病因治疗及控制感染的同时保持气道通畅,氧疗、对症治疗及处理合并症,治疗组根据年龄大小,给予纳洛酮。(0.01~0.04)mg/kg加入5%的葡萄糖2 ml中静脉注射,1次/h~4 次/h,直至患儿自主呼吸稳定,神志清醒后逐渐减少用药次数,至病情稳定后停药。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24 h内患儿呼吸节律整齐,神志转清,PaO2>8 kPa,PaCO2<6.67 kPa。有效:24 h~48 h内,上述症状或指标减轻。无效:治疗48 h后患儿呼吸节律不整,PaO2<8 kPa和/或PaCO2>6.67 kPa,呼吸衰竭症状加重或死亡者。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8例(40%),有效23例(51.1%),无效4例(8.9%),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12例(27.3%),有效22例(50%),无效10例(22.7%),总有效率77.3%,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意义(χ2=3.78,P<0.05)。

  2.2 两组症状及血气改变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症状治疗前后比较(略)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O2及PaCO2比较(略)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已知β-内啡肽与呼吸衰竭的发病密切相关,呼吸衰竭是血浆β-EP明显增高,顾勤等发现呼吸衰竭患者β-EP值与动脉血PaO2呈负相关,PaCO2呈正相关。β-EP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其中对呼吸的影响包括呼吸抑制、肺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纳洛酮因其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β-EP大而竞争性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β-EP)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其作用。Gillman系研究发现,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能减少脑血流并降低脑氧耗,在缺血情况下,纳洛酮可提高脑灌注压,并逆转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继发损害。近年来研究表明,纳洛酮可使脑水肿明显减轻。昏迷、缺氧常伴有β-EP释放增多。阿片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产生广泛的药理效应,它能从多方面发挥作用,可逆转呼吸功能障碍,促进意识恢复等。

  本文统计的资料显示:治疗组呼吸节律紊乱,纠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临床使用证实,纳洛酮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起效快,其半衰期短(60 min~90 min)药物持续时间1 h~4 h,需足量持续使用维持疗效。本文45例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建议把纳洛酮作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规用药。但慎用于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

  【参考文献】

  [1] 顾 勤. 呼吸衰竭患儿血浆β-内啡肽变化 [J]. 中国急救医学 ,1998,18(4):174-175.

  [2] 黄 峻. 临床药物手册 [M]. 第4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19-112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