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重症肺炎拍背吸痰前后PaO2、 PaCO2及SaO2变化
发表时间:2010-10-09 浏览次数:364次
作者:王金堂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十堰442000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因小儿抵抗细菌和病毒能力弱,机体反应性差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发病率最高。由于患儿年龄小,痰液不易排出,我科用雾化吸入加拍背吸痰辅助治疗肺炎35例,观察PaO2、PaCO2及SaO2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5例重症肺炎患儿均为2002年12月~2003年5月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2月~36月,平均年龄为(14.20 ±0.20)月。35例患儿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其中呼吸功能不全18例,呼吸功能衰竭17例,心功能不全23例,心力衰竭10例,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中毒性脑病4例。
1.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有效的抗感染、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治疗及氧疗,根据患儿病情分别采取鼻面罩、鼻导管、氧气头罩及机械通气等方式供氧,同时给予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沐舒坦)8~12 h一次、翻身拍背8 h一次、经鼻或口吸痰清理呼吸道等呼吸道管理。在进行呼吸道管理前后分别采取桡动脉血检测PaO2,PaCO2及SaO2。
1.3 统计方法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呼吸道管理前后的血气变化35例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管理前PaO2最低40 mmHg,最高79 mmHg,平均(58.25±3.11)mmHg;PaCO2最低47 mmHg,最高80 mmHg,平均(49.16±2.81)mmHg;SaO2最低75%,最高92.2%,平均(85.13±2.22)%。呼吸道管理后PaO2最低70 mmHg,最高110 mmHg,平均(85.16±2.17)mmHg;PaCO2最低36 mmHg,最高48 mmHg,平均(42.14±2.01)mmHg;SaO2最低93%,最高100%,平均(96±2)%。详见表1。 表1 35例患儿呼吸道管理前后血气变化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消失,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体征减轻,胸部X线检查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恶化。
35例病人治愈28例,好转5例,死亡2例(均为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且有先天性心脏病者)。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儿童多发病及常见病,重症肺炎也是我国儿童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病死率高达30%~50%[1]。婴幼儿年幼体弱、咳嗽无力,易致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气道而引起气道阻塞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同时由于发热和呼吸增快使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导致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甚至导致毛细支气管或肺叶支气管堵塞而引起局部肺不张和肺气肿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进而使呼吸循环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通过翻身拍背在重力及物理作用下使痰液易于进入大的气道,然后通过经口或经鼻气管内吸痰,解除气道阻塞,有利于气体交换,使患儿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得以明显改善。操作过程中注意患儿的体位及吸引器的压力。压力过高易导致气管粘膜的损伤及出血,过低导致吸痰不彻底。据我们观察,婴幼儿压力应选择0.1~0.2 Kpa为宜。文琼仙[2]等观察45例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采用该项呼吸道管理方法,患儿体温、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变化优于对照组及单纯雾化吸入组;钟艳宇[3]等观察60例婴幼儿肺炎采用该项呼吸道管理方法,患儿PaO2明显升高,与本组资料相似。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等呼吸道管理方法安全、简便易行,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从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使疾病的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是重症肺炎日常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祥文,樊寻梅,魏克伦等.儿科急诊医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0—296.
[2] 文琼仙,刘翠菊,魏春兰.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呼吸道管理对策[J].华夏医学,2001,14(5):574—575.
[3] 钟艳宇,李银雪.婴幼儿肺炎经口腔与鼻腔吸痰效果的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8,13(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