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炎琥宁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0-09-27 浏览次数:386次
作者:谢集建 吕义荣, 潘 军, 陈宝芳
[关键词] 轮状病毒;腹泻;炎琥宁;乳糖不耐受;新生儿
轮状病毒肠炎是新生儿时期较常见的腹泻病,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以秋冬季节最常见。2003年9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腹泻病125例,其中粪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者共66例(52.8%),随机选择34例腹泻患儿采用炎琥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25例腹泻患儿中,9~12月共63例,粪便轮状病毒阳性45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检出率为71.43%;1~8月中62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阳性21例,检出率为33.87%,共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均为足月儿,日龄<3 d 2例(3.03%),~7 d 8例(12.12%),~14 d 25例(37.88%),>14 d 31例(46.97%)。腹泻次数≤5次/d者15例,5~10次/d者34例,≥10次/d者17例。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汤样、大多数有酸臭味儿,粪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细菌培养阴性。大多数腹泻较轻,在66例患儿中只有7例出现轻、中度脱水,3例血气分析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2例血电解质为低钠血症;9例出现发热(体温大多在37.5~38.5 ℃,2例>39 ℃)。同时对125例腹泻患儿均进行了粪便乳糖检测。随机将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炎琥宁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在大便次数、发热、呕吐和脱水酸中毒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在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炎琥宁(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kg?d),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
1.3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评定是按照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进行。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腹泻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和腹泻次数减少50%,粪质增多,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恶化。
2 结果
2.1 粪便乳糖测定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66例腹泻患儿中,62例粪便乳糖测定阳性,其中粪便乳糖(+)10例,(++)42例,(+++)14例,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陷发生率达到93.94%。而非轮状病毒肠炎组59例患儿中,只有3例粪便乳糖阳性(+)。
2.2 炎琥宁治疗结果炎琥宁治疗组显效率91.18%(31/34),总有效率97.06%(33/34);对照组显效率46.88%(15/32),总有效率68.75%(22/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58,P<0.01),炎琥宁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炎琥宁治疗组在发热消退时间、止泻时间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1。炎琥宁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表1 两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有人认为也有经呼吸道传播和日常生活传播的可能,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但在新生儿时期轮状病毒感染亦很常见,研究表明脐血中具有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接受初乳,并不能保护新生儿不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这可能是造成新生儿时期感染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本文结果显示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在全年均有发生,但在9~12月份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达71.43%,说明轮状病毒感染仍为本地区秋冬季新生儿腹泻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大多为轻型腹泻,症状较轻,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很少。但也有报道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应引起重视。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容易继发乳糖酶缺陷,出现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病情或使病情迁延。足月新生儿肠上皮细胞表面的乳糖酶活性已基本成熟,对乳糖的消化和吸收已基本完善。轮状病毒感染时,小肠上部的上皮细胞由于病毒的入侵而受到损害,出现绒毛脱落、数量减少和排列紊乱[3]。由此导致存在上皮细胞刷状缘表面的双糖酶(特别是乳糖酶)活性降低,出现轮状病毒感染后继发性乳糖酶缺陷,导致肠内乳糖分解吸收障碍,肠内渗透压增高,使水、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加重腹泻。本文66例轮状病毒肠炎中有62例粪便乳糖检测阳性,而非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只有3例粪便乳糖阳性,充分说明了轮状病毒肠炎容易继发乳糖酶缺陷,应该引起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奶方,以缩短病程。目前轮状病毒肠炎尚无特效治疗。炎琥宁是从传统中草药穿心莲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炎、解毒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能抑制内毒素所致的发热,能对抗化学刺激物及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4];穿心莲内酯还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还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和促进CD4/CD8水平[5]。通过临床应用观察,我们认为炎琥宁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临床病程明显缩短,症状改善快,并且还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281.
[2] 谢集建,杜洪蓉,陈宝芳,等.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探讨(附89例分析)[J]. 郧阳医学院学报,1997,16(1):34-35.
[3] 张卫平,李维城. 轮状病毒感染与小儿粪还原糖含量的关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6,11(3):137.
[4] 魏璐雪.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59-462.
[5] 谢宝芳,马本宽,王玉琢. 炎琥宁佐治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04,2(4):65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