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0  浏览次数:389次

  作者:楼寿增 徐春华 王陈裕 作者单位:311400 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梅毒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者将本科2004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新生儿中,男22例,女16例;入院时日龄<1d 20例,~3d 14例,4~7d 2例,9d 2例。早产儿3例(胎龄32~34周),出生时轻度窒息1例。出生体重1900~4500g。其父有明确梅毒史4例,母亲有明确梅毒史10例,其中2例父母双方均患梅毒。有死胎史1例,流产史3例。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未发现有明显皮肤粘膜损害。1例孕34周早产儿肝脾肿大 。1例孕32周早产儿,出生即出现气促、发绀、三凹征。

  1.2 实验室检查

  (1)梅毒血清学检查:38例患儿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呈阳性反应。38例患儿母亲RPR及TPHA均阳性。其中孕早期(孕周<12周)13例,孕中期(12~27周)8例,孕晚期(≥28周)17例。(2)血常规检查:19例白细胞增高[(15.85~30.3)×109/L]。13例血小板减少[(33.0~82.0)×109/L]。9例贫血,血红蛋白103.0~149.0g/L。血常规正常8例。(3)血生化检查:38例均行血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均正常。35例谷草转氨酶增高为49.0~520.0U/L。16例碱性磷酸酶增高为141.0~375.7U/L。32例行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27例增高为60~426U/L。22例行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CK)测定均增高,其中LDH值为435~1000U/L,CK值为261~2000U/L。38例中13例C-反应蛋白增高为10.6~84.8mg/L。(4)脑脊液检查:3例早产儿中2例脑脊液检查,外观微黄色,细胞数20×109/L、50×109/L;潘氏试验强阳性、弱阳性各1例,其中1例行RPR检查阳性,TPHA阴性。

  1.3 X线检查

  38例新生儿中X线检查26例,仅2例长骨干骺端边缘模糊毛糙。肺部胸片示肺纹理增浓4例,余20例无异常改变。

  1.4 治疗与随访

  3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确诊后均应用青霉素治疗,剂量为10万U/(kg·d)分2次静注,用药1周后改为15万U/(kg·d)分3次,治疗3~7d,总疗程10~14d,治疗期间未出现赫氏反应等毒副作用。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给予光疗处理,合并重症感染者给予凯福隆、氧哌嗪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除2例因家长原因未完成疗程,1例孕32周早产儿转院外,其余均完成疗程并临床痊愈出院。  出院后23例获得随访,结果血清RPR 1个月阴转率70%(7/10),2月阴转率88.2%(15/17),6个月阴转率100%,血清TPHA 5个月阴转率33.3%(2/6),8个月阴转率50%(1/2),12个月全部阴转100%(3/3)。

  2 讨论

  先天性梅毒在胎儿期由梅毒孕妇经血行通过胎盘传染于胎儿,故亦称胎传梅毒。文献报道[1]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机率接近100%。通常约在怀孕4个月经胎盘传染,胎儿可死亡或流产。早期先天性梅毒,在出生后不久即发病多为早产儿,营养不良,生活力低下,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损害,造成功能障碍或死亡。本组38例均因母亲梅毒螺旋体产前筛查阳性,而后测患儿RPR及TPHA均阳性收住院。其中18例母亲孕早中期发现,均经青霉素规则治疗1~3个疗程,而分娩前1个月发现13例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RUST)滴度≤1∶16,即使未治或未规则治疗所出生之梅毒患儿均无临床表现。仅1例足月儿分娩前母亲TRUST滴度1∶64,1例早产儿分娩前母亲TRUST滴度1∶32,X线摄片可见明显骨质破坏。另有2例早产儿梅毒患儿,1例孕32周母亲怀孕前即发现系Ⅱ期梅毒未治疗,出生时合并新生儿窒息,转院治疗1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孕35周早产儿,母亲分娩前TRUST滴度1∶64,脑脊液检查RPR阳性,可考虑有神经梅毒。

  所有患儿经青霉素治疗,除1例早产儿转院后不治而亡外,其余均预后良好。本组随访结果,RPR 2个月阴转率88%,6个月阴转率达100%,而TPHA 1岁时阴转率也达100%。故早期、足量、规则青霉素应用是治疗先天性梅毒最有效的方法。  本组患儿以轻症居多,大多无临床表现,预后良好。作者认为与本院孕妇产前梅毒筛查,及时发现并对患病孕妇早期规则治疗有关。

  【参考文献】

  1 Glaser JH.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s for congenital syphilis. J Pediatr, 1996,129:48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