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1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梁友 陈传芝 作者单位: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2岁婴幼儿,以冬季和初春高发,是儿科工作的重点。本院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收治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8例患儿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1~3个月7例、3~6个月45例、6~12个月26例。均符合卫生部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入院后均有气促及阵发性喘憋发作,肺部听诊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呼气延长。胸片可见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部分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6例,对照组(B组)4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包括静滴病毒唑,抗生素,吸氧,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痰,镇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0.2~0.3g/(kg·d)静滴,入院后48h内应用,将其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配成含免疫球蛋白2.5%溶液,按5~8ml/(kg·h)滴注,1次/d,按病情给予1~2d。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均获得痊愈。A组喘憋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在住院天数上A组较B组恢复快。见表1。A组应用免疫球蛋白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表1 两组患儿喘息时间、肺部音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略)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喘憋发作,大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亦可由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多与特应性体质有关。小患儿发病率高且病情较重与其免疫功能低下,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炎症的自限性差有关。近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功能研究发现其与哮喘患儿存在类似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可引起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1抑制物,干扰对T细胞的激活及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呈递,干扰Th1、Th2细胞,使B细胞合成IgE增多,大量IgE通过Fc段与呼吸道黏膜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白三烯的炎性介质,触发I型变态反应,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2]。
近年来随着医学医药的发展,生物制品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及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上述对于RSV的发病机制研究,对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近年来亦有不少相关报道[3]。而本实验也证实了IVIG的确切疗效,喘息时间缩短,肺部音吸收快,总疗程亦有缩短。
IVIG通过以下机制对毛细支气管炎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1)能迅速提高血液中的IgG水平,其中所含有的RSV中和抗体能加速病毒的清除效应,使感染患儿经鼻腔排放病毒减少,血氧分压升高[4]。 (2)IVIG中的大量IgG分子通过与Fc段受体结合,阻断了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减轻对Th1、Th2细胞正常分化的干扰,抑制了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减轻免疫损伤。 (3)抗炎症反应可调节补体系统,通过与病毒免疫复合物结合,有利于被吞噬清除,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炎症反应活性。对于有激素依赖的哮喘患儿可减少用量。(4)调节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物的合成和释放。IVIG能减少IgE的分泌,阻断其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其存在大量的抗独特型抗体,能中和致病性自身抗体,调节血浆中自身抗体的自身反应性。
国外已有研究发现病毒载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病毒载量的下降意味着较轻的疾病和较短的住院时间[5]。通过免疫球蛋白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直接减少了入侵的病毒,既减少了对气道黏膜的直接破坏,又减轻了免疫应答所造成的损伤。且小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IVIG起到替代免疫调控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恢复,并缩短了总的疗程。
两组患儿均获得治愈,IVIG治疗组症状体征恢复较快,表明其能促进疾病恢复,但不能代替对病原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有一部分可发展成哮喘,而在应用IVIG后是否能减少病愈后反复哮喘发作,另外对于应用IVIG是小剂量0.2~0.3g/(kg·d)还是大剂量1~2g/(kg·d)的疗效更佳,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具体有待进一步观察考证。
值得注意的是,IVIG尚具有一些不良反应,如(1)头痛,恶心,寒战,肌痛等。(2)使血粘滞性增加,可引起心血管及肾脏疾病。(3)少数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症状,可自行缓解。(4)有传播血源病毒性疾病的可能[6]。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0.
2 杨锡强主编. 儿童免疫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1~503.
3 王晓刚,李永柏,杨锡强,等.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病毒清除效应. 临床儿科杂志, 1997, 15 (6):399~400.
4 Hemming VG,Prince GA. Immunoprophylaxis of infections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observations and hypothesis. Rev Infect Dis, 1990,12Suppl 4: 470~473.
5 De Vincenzo JP, El Saleeby CM, Bush AJ.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load predicts disease severity in previously healthy infants.J infect Dis,2005,191(11):1861.
6 诸骏仁,桑国卫,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