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531次
作者:余漪漪 朱晓萍 费樱 余芳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儿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 (sIgE)在不同喘息性疾病免疫学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喘息性疾病组54人,对照组20人;采用酶连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tIgE,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sIgE。结果: 喘息性疾病组血清t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5.122,P<0.001),喘息性疾病组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25.839, P<0.05), tIgE和sIgE有较好的相关性(χ2=0.444, P>0.05)。结论: 喘息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与sIgE关系密切。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喘息性疾病 血清学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儿童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1],三者关系密切,如何早期预测喘息性疾病的预后、正确诊断支气管哮喘并给予干预性治疗、降低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题 。喘息性疾病病因复杂,是否都存在过敏反应,报道不尽相同。较多学者认为,3种喘息性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相近或相似,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但也有人认为喘息性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2]。2007年8月~12月对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中总Ig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 及特异性IgE (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进行了检测,期望对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特异性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喘息性疾病组54人:毛细支气管炎18人,喘息性支气管炎18人,支气管哮喘18人;男28人,女26人;年龄0.25~7.5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排除由于心脏疾病、异物吸入及先天性气道发育畸形等引起的喘息,于急性发作期采集血液标本,患儿4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及抗组胺药。对照组20人: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男11人,女9人,年龄0.75~7.0岁,排除近期呼吸系统感染,无个人和家族过敏性疾病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史,无慢性心肝肾疾病史。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静脉血3 ml,置于不抗凝的无菌试管中, 2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血清,置于-40 ℃冰箱保存待检。tIgE及sIgE试剂盒由德国欧蒙公司生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分布的数据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比较前变量转换为正态,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或t′检验,3组均数之间的比较用q检验或Tamhane′s T2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ɑ定为0.05。
2 结果
2.1 血清tIgE水平及升高率
喘息性疾病组tIgE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5.122,P<0.001)。以对照组tIgE均数加2个标准差即75.41 IU/ml为准,高于75.41 IU/ml者视为升高,统计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tIgE的升高率,喘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χ2 =12.341,P﹤0.01),见表1。
2.2 血清sIgE
2.2.1 血清sIgE的检出强度 每个病例组15人,每条膜条包被有20种抗原,各有300个抗原次;17例对照,有340个抗原次,经χ2检验可得出喘息性疾病组变应原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5.839,P<0.05),见表2。 表1 血清tIgE水平及升高率的比较注:以均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与对照组相比(1)P<0.001,(2)P<0.01。表2 血清sIgE的检出情况
2.2.2 血清sIgE分布 喘息性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sIgE以尘螨组合及屋尘最多见,猫毛和狗上皮也是重要的吸入性抗原,食物性抗原中以淡水鱼最常见。对两种抗原同时过敏者有5人,对3种抗原同时过敏者有6人,对4种抗原同时过敏者6人,对5种抗原同时过敏者有3人,见表3。表3 喘息性疾病变应原sIgE的阳性检测结果
2.3 血清tIgE与sIgE的相关性
通过χ2检验可得出两者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的差异(χ2=0.444,P>0.05),见表4。表4 喘息性疾病tIgE与sIgE检出结果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小气道疾病之一[4],主要是指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三者关系密切,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能是三种不同的疾病有截然不同的预后。
喘息性疾病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诸多因素。研究表明,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tIgE升高[5,6],此外,较多学者认为喘息性疾病发病机理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气道高反应性与血清中高水平的tIgE 密切相关,过量或持久的高IgE血症是引起反复喘息的重要原因[7]。喘息首发年龄越迟,血清tIgE浓度越高,喘息越易反复发作[8],喘息反复发作患儿IgE血浓度高于喘息未复发者。从本研究结果看,喘息性疾病组较对照组tIgE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且喘息性疾病血清tIgE的升高率也增加,由此可见喘息性疾病与IgE关系密切,与大多数的研究一致[5,6]。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若伴有tIgE明显升高,以后转变成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增大,是加强防治的重点对象。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三者关系密切,若达到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应尽早给于正规的抗哮喘治疗,或虽喘息只有两次,但若伴有特应性体质表现,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也可给予抗哮喘治疗。检测IgE 血浓度对喘息性疾病在儿童的早期表现有诊断意义,且能够作为预测喘息性疾病预后的较敏感指标之一[9]。
喘息性疾病患儿对外界过敏原形成的变态反应随年龄增长而不同[10]。婴儿期主要是食物过敏,食物变应原的存在是喘息性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11],婴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是鸡蛋、牛奶。本组资料中,鸡蛋、牛奶sIgE阳性仅出现在毛细支气管炎组,因此鸡蛋、牛奶是小于1岁患儿主要的过敏原,这与张晓波等研究报告一致[12]。喘息性疾病组中,毛细支气管炎组变应原sIgE阳性率最低,原因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过敏原产生IgE的能力较低。此外,毛细支气管炎的喘息发作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随年龄的增长,喘息患儿的过敏原从食物性向吸入物移行[13]。本研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吸入性抗原以尘螨组合及屋尘最多见,猫毛和狗上皮也是重要的吸入性抗原,所占的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值得引起临床注意。本组病例未检出花粉过敏,可能与收集病例的时间集中在秋冬季节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食物性抗原以淡水鱼最常见,海鱼也是重要的食物性抗原。特应性体质的患儿过早接触这类高蛋白的食物,是诱发或加重喘息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说明,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宠物饲养增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应性患儿接触致敏原的机会增多,容易导致或加重喘息的发作。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诊断的必要手段,也是指导该类疾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预防的前提,尽早查出过敏原,避免接触或进行特异性治疗, 可能有助于改变疾病的进展过程。
喘息性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趋势与个体的特应性有密切关系,在生命早期发生变应原致敏是进展至持续哮喘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血清tIgE和sIgE,对喘息性疾病的年幼儿早期进行特应性评价,以估计病情预后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玉歧,孙宝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6(8): 543-545.
[2]茅宝山.儿童喘息性疾病异质性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6(1) :68-69.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1-1199.
[4]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状态的年龄分布[J].临床儿科杂志,2006 (6):476-477.
[5]郁志伟,谢娟娟.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 (4 ) :329.
[6]阮学东,陈啸洪,董传昌,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IL4,IL5,IL6,TIgE变化及治疗对策[J].临床儿科杂志,2003 (12) :787-789.
[7]陈燕华,蒋宝娣,戴梅,等. 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 检测分析[J] .中华中医学杂志,2000(2):67-68.
[8]姚欢银,郑冬雅,陈志敏. 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 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 (6):512-514.
[9]帅向华,俞秀英,朱汤贤.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IgE 与ECP 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6(6):582-583.
[10]Holt PG , Sly PD. Prevention of adult asthma by early intervention during childhood : potential value of new generation immunomodulatory drugs[J].Thorax,2000(8):700-703.
[11]Woods PK, Abramson M , Bailey M , et al . International prevalences of reported food allergies and intolerances . Comparisons arising from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 ( ECRHS) 1991 -1994[J].Eur J Clin Nutr,2001(4):298-304.
[12]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喘息性疾病患儿过敏原检测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11):1076-1077.
[13]Host A,Andrae S,Charkin S,et al.Allergy testing in children:why,who,when and how[J]. Allergy ,2003 (58):55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