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对儿童癫痫影响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3 浏览次数:455次
作者:蒋群 作者单位:311200 浙江萧山医院儿科
关键字:热性惊厥对儿童癫痫影响的临床分析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部分患儿会导致儿童癫痫的发生[1]。为了探讨婴幼儿FC对儿童癫痫的影响,作者对89例FC婴幼儿进行追踪随诊至14岁,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0年1月至199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FC患儿89例,其中男48例,女41例,首发FC年龄6个月~3岁(平均1.4岁),均除外颅内感染所致惊厥和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颅内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心源性疾病、肾源性疾病、中毒及Reye综合征等),以及出生时有窒息、颅内出血史、有家庭遗传FC和癫痫史,并除外14岁以前曾服用过抗癫痫药物的儿童。
1.2 方法
从第1次发生FC起建立专门档案,详细准确记载(家庭史、出生史、既往史、疾病史、服药史、每次惊厥的详细情况及治疗好转情况、家庭住址、电话等),每年常规体检1次,上门随诊2次,对疑似患有癫痫儿童均常规作头颅CT及脑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百分数及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89例FC婴幼儿,转变为儿童癫痫10例(占11.2%)。FC发生次数与转变癫痫关系见表1,FC持续时间与转变为癫痫关系见表2,FC时体温见表3,不同类型FC与转变癫痫关系见表4。表1 不同FC次数与转变为癫痫关系(略)表2 不同FC持续时间与转变为癫痫关系(略)表3 FC时不同体温与转变为癫痫关系(略)表4 不同类型FC转变为癫痫关系(略)
3 讨论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约有5%~6%小儿曾有过1次或多次惊厥,其中以FC最多见,占惊厥的3%左右[1,2]。FC大多预后良好。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害,也查不到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可暂时出现慢波,热退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日后也不引起癫痫。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灰质神经元群反复超同步化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脑电图上多表现为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高幅阵发性慢波等[3,4]。6个月~3岁这个特殊年龄阶段婴幼儿脑的解剖、生理、生化各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中,兴奋与抑制系统的平衡处于不稳定时期,对发热的应激状态差,易引起FC,导致脑组织损害,脑功能障碍,最终发展为儿童癫痫。本组FC转变为儿童癫痫为11.2%,较文献报道的7%左右略高[5],且92.5%发生在10岁前。
本组资料提示婴幼儿FC发生次数愈多、愈频繁,转变为儿童癫痫亦愈多。惊厥发生1次者转变为癫痫较小,而惊厥大于5次者发展为癫痫则高达33.3%,差异非常显著,表明多次反复惊厥可引起脑损害,脑功能异常。惊厥持续时间愈长,对脑的损害愈重。本组惊厥持续时间大于10min者,较小于10min者转变为儿童癫痫明显增加。另外FC在体温38.5℃~39℃时也发生,FC在发作后有昏睡、有锥体束征,转变为儿童癫痫的可能性大。本组资料表明,惊厥时体温在39.5℃以下,较39.5℃以上发展为儿童癫痫的机率大,提示低热时发生惊厥,该患儿脑损害较重。复杂性FC发展为儿童癫痫的机率明显大于单纯性FC。说明复杂性FC较单纯性应当作为重点监护对象。
本组观察随访结果提示,对婴幼儿FC发生次数多、且同一病程中频繁发生惊厥、惊厥时间持续较长、低热时亦发生惊厥以及复杂性FC患儿应高度警惕,早期预防,甚至可长期应用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以最大限度减小或减轻儿童癫痫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编. 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263.
2 张纯.北京崇文区小儿高热惊厥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1999,29:43.
3 韩玉昆编. 实用儿科诊断治疗学.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5~88.
4 Engelborghs D,Hooge R,Deyn PP,et al.Pathophyslogy of epilepsy. Acta Neurol Belg,2000,100(4):201~213.
5 Lopez-Pison J ,Calvan-Manso M.Desciptiveanalysis of narological disordres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region reference hospital .An Esp Pediatr,2000,53(2):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