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附2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503次
作者:闫永峰
【关键词】 肠套叠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自从我院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以来,在早期肠套叠的整复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复治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手术率。但对于复杂型和晚期肠套叠的病例,使用空气灌肠,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往往发生危险,且仍需手术治疗。本组统计我院自1998年3月~2004年5月,小儿急性肠套叠21例使用空气灌肠整复,治愈率达7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肠套叠患者,男13例,女8例;4~11个月10例,1~2岁10例,3岁1例;病程在24 h之内者10例,24~48 h以内者11例。病程最短者10 h,最长者4天。套入肝曲结肠以下者15例,脾曲结肠以下者6例,复套者4例,手术手法整复者5例,死亡1例。21例中14例有血便,占67%,果酱样便3例,占14%,腹部包块者4例,占19%。
1.2 临床表现 肠套叠临床上主要有4大症状:(1)阵发性啼哭;(2)呕吐;(3)血便;(4)腹部包块。
2 讨论
2.1 肠套叠的原因 小儿肠套叠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仅有少数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本组21例中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仅占4.8%,以下几种原因是造成小儿肠套叠的重要因素。
2.1.1 解剖因素 常见的肠套叠为回结型,因回盲部游离度较大,回盲瓣呈鸟嘴状突入盲肠,偶尔该部发生过度肠肌紧张和肠蠕动紊乱,就会导致肠套叠的发生。
2.1.2 功能性因素 由于肠道本身受不同原因的刺激或某些精神因素,引起肠道痉挛和蠕动失调,因此,小儿肠套叠一般在4~15个月增添辅助食品及断奶前后发病最多。
2.1.3 疾病因素 由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肠系膜淋巴结增生、上呼吸道感染、蛔虫、菌痢等造成肠功能紊乱,导致肠套叠的发生。本组有1例复套4次,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系膜巨大淋巴结增生。复套的常见原因多由疾病所致。
2.1.4 病理因素 肠息肉、憩室、肿瘤、肠囊肿等引起该段肠管套叠。
2.2 肠套叠的诊断 根据肠套叠的临床4大症状尚可做出诊断。阵发性哭闹为肠套叠的第一个临床症状,发作时两拳紧握乱动,两腿屈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一般腹痛持续1~2 min,间歇10~15 min,反复发作,晚期间歇时间延长,患儿处于嗜睡状态,精神萎靡不振。其次为呕吐,呕吐物多为食奶及胆汁和粪样物。血便一般在6~12 h后发生,起初为果酱样血便,如行直肠指检即可发现鲜血,少数也可无血便史。腹部包块一般为长圆形,有韧性,活动度小,表面光滑形如香蕉或腊肠样,灌肠时可发现与套叠部位相同。
2.3 肠套叠的治疗 应用空气灌肠在X线下整复早期肠套叠,目前已成为一种简易的治疗方法。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必须按操作常规进行,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本组21例肠套叠中,失去此治疗机会的5例,造成肠穿孔者1例。实践证明,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发病在24 h以内为最佳适应期,24~48 h为相应适应期,48~72 h为危险期,72 h以上应为禁忌期。本组21例中,套叠在24 h以内者5例,空气压力选择在60~80 mmHg,均获得整复成功,套叠在24~48 h的8例,空气压力选择在80 mmHg,进行间歇注气,压力适中,加之在腹部包块处进行推挤性按揉,也得到了整复。凡超过48 h,全身情况较差,伴有脱水、高热、腹胀、肿物触痛明显,有肠坏死,腹膜刺激症状时,若行空气灌肠整复,应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压力放在低压力,缓慢注气,并严密观察,如造成肠穿孔时,应立即行腹腔粗针放气,及时抢救。本组6例手术患儿,就有2例发生肠坏死,2例发生回盲部肠水肿、充血。
临床治疗表明: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明确诊断、避免失误。
作者单位: 021400 内蒙古满洲里,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