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序贯疗法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应用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21 浏览次数:500次
作者:周昕科,樊登峰,洪建衡,叶 梅,吴亚莉,宋 博 作者单位: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序贯疗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组:5%葡萄糖液+阿奇霉素针静点5天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2个疗程;对照组5%葡萄糖液+红霉素针10~14天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2个疗程,两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缩短、用法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红霉素;阿奇霉素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P)发病率增加,特别近2~6年就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流行,严重的MPP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传统治疗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或口服,常因胃肠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导致治疗不彻底或复发。我院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P,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10月~2005年10月238例符合MPP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1],均有剧烈咳嗽和(或)发热,肺部体征不明显,而X线胸片提示肺炎,白细胞数正常,MP-IgM>780、冷凝集实验>1∶32,均无其他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11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3~14岁,平均7.1岁;治疗组120例,男51例,女69例,年龄3~14岁,平均7.2岁。
1.2 试验方法 对照组:5%葡萄糖液+红霉素针每日1次,10~14天,热退后即支原体血症控制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每日1次,连服3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共口服2个疗程。治疗组:5%葡萄糖液+阿奇霉素针每日1次,5天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口服2个疗程:(1)红霉素3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0.9 g,浓度0.1 g/100 ml。(2)阿奇霉素针1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0.5 g,浓度为1 mg/ml。(3)阿奇霉素冲剂1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0.5 g。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7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减轻或消失,肺部音吸收,血象正常,胸透较前好转。有效:治疗8~14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减轻,肺部音吸收,血象正常,X线胸透较前好转。无效:治疗超过14天,发热、咳嗽无好转,或好转后加重,出现并发症,血象正常或升高,X线胸透无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在疗效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缩短,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P<0.01
2.2 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7.5%),其中胃肠道反应8例,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98例(83.1%),其中胃肠道反应94例(6例因反应较重退出治疗),皮疹3例,血清转氨酶升高1例,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见表2。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注:P<0.01
3 讨论
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在小儿呼吸道中占30%[2]。传统的治疗多采用红霉素针静点7~14天后,给予红霉素片或罗红霉素口服,全疗程3~4周,疗效是肯定的,但因皮疹、注射部位疼痛、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加上疗程长、给药次数频致不少患儿难以配合,致使疗程不足而复发。常用红霉素粉针剂静点,最稳定的pH为6.0~8.0,当<4.0或>8.0时很快失活减效,5%葡萄糖液pH为3.2~5.5,一般为4.0。如用5%葡萄糖配液,静点2 h后效价残存率为69.92%,4 h为48.83%,但外观无改变,故不易加入葡萄糖液中静点,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生理盐水中,2 h效价残存率为99.59%,4 h为99.08%[3],故应用生理盐水取代葡萄糖,因红霉素配液浓度不应>1 mg/ml,如浓度过高致疼痛与静脉炎,故用生理盐水配置红霉素致液量较大,但MPP患儿不适合静点大量生理盐水。本文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证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本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红霉素序贯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疗程较短、应用简便,每日只需给药1次,依从性好,可作为儿童MPP的常规用药。
阿奇霉素是迄今唯一用于临床的15环大环内酯,由于结构的改变,使其具有独特的亲组织优越性,并耐酸,从血循环透入到各组织器官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并存积于溶酶体内,将其送到感染部位,组织浓度高于血清浓度10~100倍[4],给予常规剂量后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8倍,而红霉素在肺组织的浓度仅为血浓度的0.56倍[5]。红霉素的代谢需要细胞色素P450的参与,有过肝脏疾患、肝损伤者必须谨慎,阿奇霉素代谢不需P450酶的参与,因此,应用时就无此之忧。阿奇霉素在血和组织中的半衰期分别长达46 h和68 h,故可每日给药1次,阿奇霉素在应用后,72 h之后血药浓度仍高于37 μg/L,远高于其对M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0.8 μg/L[6],故可用于序贯疗法。
总之,通过本组观察,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P疗效好、疗程缩短、不良反应少、简单易行、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 袁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2002,17(8):449-457.
3 张象麟.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1-152.
4 夏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应用的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5):257-260.
5 Leophonte P. Azithromycin and bronchopulumonary infections. Pathol Biol,1995,43(6):534-541.
6 Ishida Y, Kida K, Matsuda H. Pharmacokinetic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zithromycin in pediatric infection. Jpn J Antibiot,1996,49(11):103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