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7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1 浏览次数:514次
作者:董应芬 作者单位: 650600 云南晋宁,晋宁县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产科分娩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情况。结果 新生儿窒息74例,发生率4.24%;其中轻度窒息60例,占81.08%,重度窒息14例,占18.92%,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结论 产程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干预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产象。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的处理质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内报道其发生率5%~10%。现将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干预,提高产儿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1747例,新生儿窒息74例,发生率4.24%,其中轻度窒息60例,占81.08%,重度窒息14例,占18.92%,新生儿死亡10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3例、无脑儿1例),死亡率13.51%。
1.2 产时有关情况 脐带因素包括脐带过短、缠绕、打结、受压、脱垂共有24例,占32.43%;轻度妊高征2例、重度妊高征1例,前置胎盘5例,过期妊娠3例,可致胎盘功能减退的疾病11例,占14.86%;臀位11例,占14.86%;头位难产8例,占10.81%;胎膜早破5例,占6.76%;羊水过少4例,占5.41%。
1.3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3分者为轻度窒息,≤3分者为重度窒息。
1.4 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 胎心音<120次/min或>160次/min,持续胎心音监护过程中出现可变、晚期减速,伴或不伴羊水污染。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 脐带因素居首位,24例,占32.43%,其次为可致胎盘功能减退的疾病11例、臀位11例,各占14.86%。见表1。表1 7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
2.2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及羊水污染的关系 74例新生儿窒息中有46例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占62.16%,其中胎心音改变46例,羊水污染11例。见表2。表2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及羊水
2.3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28例,产钳助娩11例,臀牵引7例。经阴道分娩46例,占62.16%,剖宫产28例,占37.84%。
2.4 窒息儿情况 低体重儿9例,占12.16%,其中最低体重1300 g,巨大儿2例,占2.70%,其中体重最大4500 g,肩难娩3例,无脑儿1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因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缺氧引起的出生后1 min内不出现自主呼吸并伴有呼吸循环障碍的紧急状态,其发生率为5%~10%,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资料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4.24%,较文献报道稍低。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为脐带因素。由于脐带缠绕、过短牵拉、脱垂或机械性受压,均可使胎儿循环受阻,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临床上表现为胎心音改变,羊水不同程度的污染,胎心基线呈可变减速,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后新生儿窒息。本资料中与脐带有关的新生儿窒息共24例,占32.43%。故产前检查时要使用B超检测脐带情况;产时观察胎心音变化是否由于脐带所致,以便采取措施,预防新生儿窒息[1]。
新生儿窒息中,前置胎盘致胎盘绒毛交换功能不健全、物质交换与运转能力下降、供氧不足;妊高征由于子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胎盘功能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可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羊水过少使胎体与宫壁相贴,脐带易受挤压,影响胎儿及胎盘血运,均可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胎膜早破使早产率及宫内感染率升高,围产儿病死率增加;臀位因胎臀高低不平对前羊膜囊压力不均匀常致胎膜早破,发生脐带脱垂是头先露的10倍,经阴道分娩后胎头牵出困难常发生新生儿窒息、脊柱损伤、臂丛神经损伤等;头位难产引起的产程异常影响胎盘血循环,使胎儿在宫内缺血缺氧,引起胎儿宫内窘迫,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早产儿及异常体重儿对缺氧耐受性差,容易发生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率增高;过期妊娠致胎盘功能减退胎盘绒毛内血管床减少,间质纤维化增加使物质交换与运转功能下降,出现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所以在产前保健中要对高危妊娠进行系统管理,及早预防及时处理各种合并症,加强孕母及胎儿监护,产程中密切观察胎心音的变化及胎头下降情况,正确处理产程,综合判断以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
胎儿宫内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应引起重视。新生儿窒息常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新生儿窒息约有2/3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本资料74例新生儿窒息中有46例为胎儿宫内窘迫,占62.16%。因此,应及时对胎心音异常和羊水污染程度做出诊断,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适时结束分娩。对每一个即将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密切观察,做好复苏的准备,积极开展新生儿专科医师进产科与手术室,与产科医师一起密切协作,开展新法复苏,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这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死亡至关重要[3]。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3-145.
2 杨锡强.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23.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5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