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彭剑平 【关键词】 注射液 我院儿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确诊的中重度HIE患儿84例,按住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9例,女13例;日龄30min~18d;体质量1500~2500g子12例,>2500g 30例;顺产30例,剖宫产6例,胎头吸引器助产5例,臀牵引1例;其中脐绕颈3例,宫内窘迫、羊水Ⅲ度污染各5例。5min Apgar评分<6分者19例,>6分者23例。轻、中、重度分别为9例、25例、8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日龄1h~28d,体质量1500~2500g 18例,>2500g 24例;顺产29例,剖宫产8例,胎头吸引器助产5例;其中脐绕颈2例,宫内窘迫5例,羊水Ⅲ度污染5例。5min Apgar评分<6分者18例,>6分者24例。轻、中、重度分别为10例、23例、9例。两组日龄、体质量、分娩方式及临床分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综合治疗(供氧、降低颅压、防治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177] 1ml/kg+10%葡萄糖注射液30~50ml静滴,1次/d,10d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消失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7d内患儿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哭声有力,心率>100次/min,原始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14d以上症状体征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治疗14d以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继续恶化[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0.5%,无效4例,其中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1.4%,无效12例,其中5例死亡,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放弃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94,P<0.05)。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比较(χ±s,d)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组随访31例,脑瘫1例,智力低下4例。对照组随访27例,脑瘫4例,癫痫2例,智力低下5例,死亡1例,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 3.995,P<0.05)。 3 讨论 HIE脑损害主要发生在再灌注阶段,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被破坏[3]。脑受损后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裂解细胞膜,破坏血脑脊液屏障,引起通透性改变,细胞离子泵受损而致脑水肿。缺氧后引起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神经细胞膜功能受损,磷脂合成障碍,导致细胞内Ca2+内流现象,再次损伤细胞膜[4]。与此同时经环氧化酶催化引起血栓素大量生成,使血小板产生强烈聚集,引起广泛血栓形成。丹参有效成分主要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酚酸类物质。丹秀新酮等物质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及全血粘度[5],显著降低患儿脑血流阻力指数,提高脑血流速度,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液灌注。并且通过对微循环改善,减少脑水肿,增加脑内ATP含量,调节脑缺血后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6],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丹参中的水溶性酚酸类物质具有很强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并能抑制还原型辅酶Ⅱ的消耗和保护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效地防治大脑及心肌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同时钙超载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坏死和凋亡的主要因素,丹参能明显抑制细胞钙超载,使神经元损伤减轻。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治疗HIE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减少伤残,改善预后,且价廉,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韩玉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 史宝海,李 静,陈 震,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2):132.
[3] 罗启林,解福平,龙一成.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2003,23(12):2.
[4] 尚利宏.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20(6):425~426.
[5] 苏 俊,刘 俊.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疗效观察[J]. 河南医药信息,1998,6(4):425~426.
[6] 程秀永,王来栓,朱长连,等. 丹参对新生大鼠缺血性脑病损伤远期智能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6):635~636.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 儿科 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