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临床报道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506次
作者:姜威, 刘立旻 作者单位:110035 辽宁 沈阳,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姜威); 中国医科大学97期7年制(刘立旻) 【关键词】 病毒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常见的心律紊乱之一,预后良好。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致心衰等严重后果。我院于200412~200502收治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5例,均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现将临床表现及治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6~13个月,均以腹泻、发热为主诉入院。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史。
1.2 临床表现 5例患儿主诉中均有“腹泻发热2~4 d”病史,排稀水样便,10余次/d,体温39~40 ℃。入院前未系统治疗。入院时均有尿少伴脱水表现。5例均于入院后短时间内(1~5 h)出现突然发生哭闹、烦躁、面色发青、手足凉、出汗、皮肤花纹,精神萎靡伴发热等症状。听诊心率>240次/min,节律规整,强度一致。急诊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1.3 入院检查 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和离子,完善血生化检查,5例患儿均有程度不等的脱水和酸中毒存在,心肌酶谱增高,离子紊乱。粪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试验室方法“金标”试剂快检法)。急查心电图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4 病因 轮状病毒(RV)感染。
1.5 治疗 5例患儿入院后给予退热,镇静处理。西地兰0.03 mg/kg溶于5 %葡萄糖5~10 mL静脉滴注。同时,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离子紊乱,能量合剂营养心脏细胞,静滴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
2 结果 4例经上述综合治疗很快好转出院,1例合并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于住院24 h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RV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近年报道,轮状病毒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50 %左右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感染后1~3 d即有大量病毒自粪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 d[1]。
3.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感染为常见诱因,本病虽非常见,但属完全可以治愈,对药物反应良好的儿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易致急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为:①阵发性发作,突然发作及突然停止。婴儿多见,发作时心率加快而规则。②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只持续数小时,很少超过2 d。③发作时婴儿出现拒食,呕吐、气促、不安、多汗、苍白、肢凉及紫绀等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表现。④一旦发作终止,患儿安适如常。⑤心电图改变:心率在150~300次/min,有3个以上连续早搏,节律绝对均齐,T波和P波常重叠,P波不易辨认,如能找到P波其形态变异,且PR间期>0.1 s[2]。
3.3 本组5例患儿中均有发热,体温38~40 ℃,心率增快达240次/min以上。听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发热哭闹所致窦性心动过速不易区分,需完善心电图检查后明确心律失常类型,本组5例患儿心电图检查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 秋冬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其中轮状病毒肠炎最常见。本报道中5例患儿发病初期突然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为6~13个月小婴儿。RV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引起肠外多个脏器损害,且已引起广泛的关注。RV一般被认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有报道通过呼吸道传播,RV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损害上皮细胞,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复制到一定程度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从而引起全身多个脏器感染。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RV侵犯肠道的同时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在疾病的早期发生病毒血症,并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至严重抑制状态[3]。故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下婴幼儿RV感染可导致肠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并危及生命。丙种球蛋白能中和抗体,改变病毒表型,阻止病毒对机体的损害,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利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促进病毒清除,阻止病情发展,促进疾病痊愈,从而收到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袁壮,薛辛东. 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8150.
[2] 刘文彬,袁丽,蒋安明,等.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研究[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3):144.
[3] 曾爱红,王清文,何政贤,等. 儿童呼吸道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1999,17(1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