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09-11-19 浏览次数:528次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作者: 闫凤娟, 刘雪峰 作者单位:辽宁 沈阳,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80.0 %,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3.3 %。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儿童; 精神分裂症 为评价阿立哌唑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利培酮进行随机开放式对照研究,本院200701~200801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01~200801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年龄8~16岁,病程2~3个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未用过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共60例,随机分为2组。阿立哌唑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3.0±2.3)岁,病程(10.6±6.0)个月;利培酮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13.0±2.6)岁,病程(8.2±5.2)个月;2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起始剂量为2.5 mg/d,最大剂量25 mg/d;利培酮起始剂量为0.5 mg/d,最大剂量6 mg/d,疗程8周。采用PAN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各评定1次。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1]。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作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等并测量体重。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75 %为痊愈,50%~74 %为显著进步,25 %~49 %为进步,<25 %或症状恶化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8周阿立哌唑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4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 %,显效率80.0 %;利培酮组分别为8、14、5和3例,有效率90.0 %,显效率73.3 %;2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 2.2 PANSS评分 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见表1。2组治疗后各次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2组疗效相仿。表1 精神分裂症患儿不同方法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发生嗜睡分别为3与4例,恶心5和6例,心动过速5和7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体外系反应分别为3和12例,以阿立哌唑组明显较少,程度较轻;利培酮组月经失调7例,泌乳4例,体重增加9例,阿立哌唑组无此不良反应。3 讨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突触前自身受体激动剂,该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有疗效,5羟色胺1(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对5羟色胺2(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增加了药物对阴性症状的疗效[2]。本研究显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80 %和73.3 %,两药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2周2组PANSS评分均已显著下降,且两药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效。 2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反应少,且症状轻微,与文献[3]报道一致,可能因其能选择性地降低中脑边缘系统A10区多巴胺神经元作用,而对与运动功能有关的黑质纹状体A9区神经元作用较弱。阿立哌唑对患儿的体重,月经及泌乳素影响很小,故依从性更高,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是一种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和耐受性较好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7. [2] 舒良,田成华.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86. [3] 吴仁容,李乐华. 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77179. [4] 文斌,李文华,章秋明,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6(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