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21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583次
作者:许敏
【关键词】 脑脊髓膜炎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主要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对症治疗外,快速有效的护理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收治的21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02~200706本院共收治暴发型流脑患儿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个月至10岁。本组休克型6例、脑膜脑炎型13例、混合型2例[1]。21例均有发热,最高体温40 ℃;惊厥14例;昏迷3例;血压下降8例;瞳孔改变10例,其中瞳孔变形、光反射消失3例;皮肤瘀斑17例;DIC 2例。
1.2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采用早期抗感染、抗休克、抗惊厥、抗凝、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措施。本组21例除2例死于DIC外,其余19例在短期内临床症状缓解,均治愈成功,未出现后遗症。
2 护理措施
2.1 消毒隔离
患儿置于隔离室,进行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病室用紫外线消毒2次/d、每次60 min,患儿衣服、床单及时更换并高压灭菌。
2.2 休克的护理
本组发生休克4例,均在发病24 h内出现,其中2例瘀斑短期内增多并融合成片,提示合并DIC。对于患儿立即给予平卧、吸氧、保暖、心电监护,测量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快速开辟两条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并加强输液管理,调节输液速度[2]。1例患儿在低血容量纠正后,血压仍不满意,并出现烦躁、心率增快,听诊肺部湿性啰音,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及肺水肿,即减慢输液速度,给予强心利尿和使用扩血管药物后好转。
2.3 惊厥的护理
反复惊厥能加重患儿脑水肿和脑缺氧,导致呼吸衰竭,持续颅内高压又能加重惊厥,形成脑疝。本组发生惊厥14例,护理中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血压、脉搏和呼吸、瞳孔、尿量变化及药物的治疗情况,做好特护记录,并详细交班。对惊厥患儿给予专人守护,加用床档以避免坠床。使患儿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将压舌板用纱布包绕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免将舌咬伤。本组2例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提示发生脑疝。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吸氧、遵医嘱给予20 %甘露醇静滴,限制液体和钠盐入量,控制了脑疝的发展。
2.4 高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温度保持在18~20 ℃,湿度50 %~60 %为宜。本组21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最高达40 ℃,给予高热患儿头部冷敷或冰帽等物理降温。6例患儿高热时伴四肢厥冷,为避免寒战,采用温水擦浴,擦浴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降温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体温骤然下降或体温不升,立即停止一切降温措施[3]。本组3例在降温过程中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立即给予保暖、吸氧、饮热水后症状缓解。
2.5 皮肤的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皮肤干燥、清洁;每2 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本组17例皮肤瘀斑患儿4例发生破溃,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将百多邦软膏涂擦患处,用红外线照射创面,3~4次/d,每次15 min/,使创面干燥,以利抗炎、抑菌,避免烫伤。
2.6 饮食护理
急性发热期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对4例未断奶的患儿,给予其母营养丰富的肉汤、鸡汤、蛋汤等,以求增加奶量,提高奶质;对2例吞咽困难的患儿给予鼻饲以供给热量;对12例频繁呕吐的患儿以静脉补液提供营养。
2.7 口腔护理
高热患儿口腔细菌增生,给予口腔护理3次/d,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发生,并在口唇处涂石蜡油,防止口腔干裂。本组21例患儿均无口腔炎发生。
2.8 心理护理
给予患儿及家长关心、安慰,耐心向家长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之配合抢救及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解决患儿的问题及家长的需求,增进感情交流,并给予健康教育。
暴发型流脑起病急,变化快,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监护生命体征。对不同型的流脑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并做到护理技术熟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季午. 传染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5.
[2]殷磊. 护理学基础[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8.
[3]陈希莲,王彩霞. 颈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8):5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