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10-19 浏览次数:549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疗效观察作者:靳兰玉,张和顺 作者单位:730000 兰州,甘肃中医学院(靳兰玉);741020 甘肃 天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张和顺)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酮替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为72.41%,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咳嗽/中西医结合疗法,酮替芬/治疗应用,中草药/治疗应用,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反复发作性咳嗽或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31例CVA患儿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小儿喘嗽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01~200701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CVA患儿60例,均在确诊前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均经过2周以上的抗生素治疗而症状不能缓解。临床特点:(1)咳嗽:60例均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病程在1个月以上,以夜间和晨起较重。(2)无明显哮喘、无发热、肺部听诊无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均无其他肺部并发症及肺部疾病,胸部X射线检查49例表现肺纹理增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3)诱因:感染、烟雾刺激、冷空气刺激、运动后发作、鱼、虾等食物诱发(无明显诱因者13例)。(4)过敏史:有家族过敏史、个人过敏史。 6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6.9岁;病程1~15个月,平均6.3个月;家族中有过敏史者10例,个人过敏史13例,其中湿疹8例,过敏性鼻炎4例,荨麻疹1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13岁,平均8.2岁;病程1.5~16个月,平均7.6个月;家族中有过敏史者11例,个人过敏史11例,其中湿疹7例,过敏性鼻炎3例,荨麻疹1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CVA诊断标准(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1]:(1)持续咳嗽>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酮替芬(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636)口服:2~4岁每次0.3 mg,5~8岁每次0.5 mg,9~13岁每次0.75 mg,每晚口服1次。观察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小儿喘嗽饮:炙麻黄、生甘草各4.5 g,石膏15 g,杏仁、百部、地龙、陈皮、川贝母各6 g。咽痒者加以枇杷叶、桔梗;咽充血、扁桃体肿大者加蒲公英、玄参、蝉蜕;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等。药量根据患儿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决定,2~4岁每日用1/2剂,5~8岁每日用2/3剂,>9岁每日用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停药2周,停药期间每周随诊。在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西药及中成药。治疗期间及停药2周后观察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2.1.1 咳嗽症状观察标准 (1)轻度咳嗽:阵发性轻咳或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睡眠和学习;(2)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3)重度咳嗽:昼夜咳嗽或阵咳,影响学习和睡眠。 2.1.2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1)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2)显效:咳嗽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3)有效:咳嗽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4)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小儿喘嗽饮治疗CVA患儿(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3.888,P<0.01。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的病例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07±0.69)d,对照组为(7.90±1.31)d,观察组有效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3 讨论 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儿童CVA有逐年上升趋势。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调查显示:在0~15岁儿童中,CVA的发病率为0.181 5%[2]。目前西医常用抗过敏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对症治疗,用药后症状可迅速缓解,停药后咳嗽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部分患儿最终发展为典型哮喘。因CVA在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故极容易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气管炎。CVA的病理改变是以支气管黏膜肿胀为主,位于气道上皮黏膜下的咳嗽感受器在致病因子刺激下,通过迷走神经反射直接引起咳嗽,患儿由于气道上皮下方的刺激感受器兴奋阈值低于正常人,对于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故而引起患者的顽固性咳嗽。目前西药仍以茶碱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为主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具有辨证论治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标本兼顾,不但近期疗效良好,而且远期疗效也较理想。 酮替芬为新型抗组胺药物[3],有较强抗过敏作用,为H1受体阻断剂,能抑制组织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舒张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并可改善微循环,使聚集呼吸道黏性物得以排出,炎性症状得以改善。 CVA属于中医学“咳嗽”的范畴。中医尚无统一认识,目前多趋同于哮喘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迁延,入夜咳甚,而且似咳非咳,似哮非哮,因此卞国本[4]提出“哮咳”的病名,认为风、痰、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兼夹为主要病因病机。笔者认为本病病位涉及表里,但以痰热内蕴、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故治宜宣降肺气、清热祛痰为主,故自拟中药方小儿喘嗽饮,方中炙麻黄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能够降气,共为宣降肺气,止咳平喘要药;生石膏为辛凉解表重剂,既可使邪热从肌表外出,又可以制约麻黄之热;炙百部润肺降逆止咳,地龙咸寒入肺,有走窜之性,通经活络,止咳平喘;陈皮、浙贝母除湿祛痰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观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中西医互补,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而且在临床上也未见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 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2] 陈育智.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3]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4] 卞国本.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120例[J].中医药研究,1998,14(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