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63次

作者:张文辉,王军,张绍美,许美榕,胡丽萍  【关键词】  新生儿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对111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11例败血症中,革兰阳性球菌108例占97%,革兰阴性杆菌3例占3%。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占42%,对青霉素及耐酶青霉素的耐药性近50%;肠球菌15株占14%,对各种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他依次为头状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 结论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肠球菌的比例及耐药性均有增多趋势。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抗生素;病原菌;耐药性  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中,侵入新生儿血液循 环内并生长繁殖造成全身各系统中毒表现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但仍以细菌占主导地位。由于母体因素、产科因素及新生儿自身存在较多易感因素,新生儿败血症的比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且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广泛使用和耐药菌株增加,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掌握本地区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耐药情况,将有利于合理发挥抗生素的最大作用,达到迅速正确的抗菌目的,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我院新生儿科2002年5月―2005年3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抗菌药物纸片及药物培养基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抗菌药物: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定、庆大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 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1.2 药敏试验方法  纸片法药敏试验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判断标准按NCCLS2000年版标准。       2 结果         分离出111株细菌。革兰阳性球菌108株(9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43%),粪肠球菌15株(14%),头状葡萄球菌12株(11%),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各8株(7%),人葡萄球菌及路邓葡萄球菌各5株(5%),沃氏葡萄球菌4株(4%),微球菌3株(3%),草绿色链球菌2株。革兰阴性杆菌3株(3%),分别为类白喉棒状杆菌2株(67%),鲍氏不动杆菌1株(33%)。各菌具体耐药情况见表1。       表1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略)       注:每份标本所用药物纸片并非完全相同       3 讨论         我院新生儿科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中,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08株,革兰阴性杆菌3株,表明在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中仍以球菌占绝大多数。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要菌种。值得注意的是,肠球菌所致感染不断增加,成为主要致病菌之一,且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比较复杂,既有天然耐药,又可以发生获得性耐药。现分离的肠球菌中有许多是多重耐药菌株,氨基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较多。哈尔滨儿童医院分析了1999―2001年413例新生儿败血症[1] ,并与10年前572例进行比较,结果亦显示肠球菌及链球菌属的感染率有所上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有所下降。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是目前临床医师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菌株增加,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耐药菌株,国内外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2] 。除上面所述的肠球菌外,本次研究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他定、红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45%、58%、36%、52%,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他定、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62%、50%、50%、62%、87%;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62%、75%、37%,均有较高耐药性。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阿米卡星对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肠球菌表现耐药;国外报道[3] 葡萄球菌中有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但本次研究中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然而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存在一定肾、耳、肝、骨骼等毒性,在新生儿使用时存在较大限制。

尽管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败血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在美国,败血症总体病死率约为35%,其中25%直接死于败血症,10%死于基础疾病[4] 。故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需遵循一定原则。建议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治疗仍宜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特别是耐酶青霉素类抗生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唑林为较好品种,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万古霉素作为二线抗生素,主要用于对其他抗生素无效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治疗。目前已开展败血症的辅助治疗,据报道辅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新生儿败血症有效[5] 。        由于本次研究中分离出的杆菌菌株较少,其药敏结果不具普遍性。

  参考文献 :      [1] 李 梅,董力杰,崔晓梅,等.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13年变迁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85-88.      [2] Bennett J,St Geme JW3rd.Bactreial resistance and antibiotic us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Pediatr Clin North Am,1999,46(6):1125-1143.      [3] Santos Sanches I,Mato R,de Lencastre H,et al.Pattern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mong methicillin-resistant hospital isolates of coagulase-positive and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collec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RESTET in1997and1998[J].Microb Drug Resist,2000,6(3):199-211.      [4] Rangel-Frausto MS.The epidemiology of bacterial sepsis[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1999,13(2):299-312.      [5] Suri M,Harrison L,Van de Ven C,et al.Immunotherapy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sis[J].Curr Opin Pediatr,2003,15(2):155-16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