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381次
作者:汪佑诚,王丽 作者单位: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五七医院,湖北 江汉
【关键词】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临床特征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典型特征是心前区压榨窒息样疼痛或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1〕,但部分老年AMI患者整个病程皆无上述特征性改变,而表现为其他临床症状〔2〕。因此,老年AMI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不典型老年人AMI临床资料,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征、误诊漏诊情况,以期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老年人不典型AMI病例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60~78〔平均(68.3±7.5)〕岁。合并基础病情况:9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脂。
1.2 梗死病变部位及心律失常情况
下壁12例,下壁、正后壁8例,下壁、前壁6例,前间壁5例,下壁、右心室5例,广泛前壁3例。伴发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17例,频发室性早搏12例,短阵室速6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颤3例。
1.3 诊断依据
依据200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AMI的诊治指南作为AMI诊断标准,均以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和特征性心电图而确诊。
1.4 治疗方法
对于确诊及高度疑似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栓、抗凝、营养心肌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并适当采取休息、吸氧等措施,实时监测患者心肌酶、心电图动态变化;出现溶栓指征即给予溶栓治疗;视血压情况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物;对于传导阻滞的前壁梗死及无窦性心动过缓者应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于并发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注利多卡因。对于合并传导阻滞者,使用阿托品;对于合并低血压者,使用补液多巴胺等方法;对于合并心衰者,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治疗及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2 结果
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3例(33.3%),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胆管炎、急性肠炎等,收治病房后确诊。疑诊者12例(30.8%),初次就诊时确诊者14例(35.9%)。住院时间2~3 w,平均(2.3±0.7) w,35例(89.7%)患者顺利出院,急诊室死亡3例(7.7%),后期死亡1例(2.6%)。
3 讨论
心肌缺血是由于血流灌注量满足不了心肌对血流的需要,而持续的心肌缺血易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导致组织损伤,引发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坏死的常见临床症状有胸痛、上臂痛、上腹痛、颈部、下颌疼痛及休息不适。心肌坏死引发身体不适的症状持续时间常>20 min。症状有乏力、恶心、呕吐等,但心肌缺血、坏死也可能无任何症状。经验丰富的医师能够经由系统详细的病史询问发现早期的心肌梗死〔5〕。细胞死亡并不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就立刻发生,需要经过约15 min时间〔6〕。因次,在不同的个体,病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会有一定差异。目前,实验室检测心肌梗死常用的指标有: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其中,以肌钙蛋白敏感度最强。目前对AMI诊断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就是心电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因为个体差异及病程原因,心电图有时也会不典型,心电图正常却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可能;老年人AMI心电图经常无典型病理性Q波,同时也无心肌酶增高现象,增加了诊断难度;患者若为多支冠脉出现病变,梗死面积分布广,可能因为梗死向量相互抵消,心电图心肌梗死图形消失,而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在24 h内消失,易丧失最佳诊断机会〔7〕。
老年人AMI误诊原因多种多样:①医生对心肌梗死的非典型症状认识掌握不足,医生熟知AMI的典型症状,而对不典型AIM首发症状如无痛性或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咽痛、肩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喘憋、晕厥、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迷惑性较强的症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容易引起漏诊、误诊〔8〕;②老年不典型AIM患者症状特殊,如有文献报道以发热、乳突疼痛及呃逆为主要症状,又观察不到胸痛、胸闷等典型AIM临床表现,故易漏诊、误诊;③病情分析片面,虽然有患者以发热就诊,但有高血压病史,AIM发病时患者血压又显著降低,查找原因不及时;④呃逆发生机制为心肌刺激膈肌,AMI后下壁坏死,临床治疗中与“膈肌痉挛”容易混淆,易误诊漏诊〔9〕。
老年人不典型AMI的死亡率高,多数因为合并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引起,而此类严重的并发症与AMI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关系密切〔10〕。对于老年人AMI的疼痛部位变异及首发症状变异,临床医生应有足够认识,才能防止鉴别诊断的片面性,避免误诊漏诊。对疑似及高度疑似的AMI患者,应及时行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实时观察和心电监测,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大。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以发热就诊,病程中血压下降明显,应常规行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检测,排除不典型AMI。②老年患者,不管是否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若双侧乳突出现疼痛感等症状,应考虑心肌梗死可能,及时做心肌酶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③对于突发呃逆的老年人,病因不明确,应尽快行心肌酶谱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测,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强,往往不典型,需提高诊断警惕性,对疑诊病例应尽早行心肌酶谱学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若有必要可以先按AMI处理,避免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 周贤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首诊误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601.
2 薛明涛.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155.
3 戴晓慧,朱月潜.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早期误诊58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24(6):6781.
4 黄宇,邱建平,陆纪德.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罪犯血管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主要心脏事件、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36168.
5 陈康玉,严激.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与前降支近段病变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对照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5):4179.
6 张海燕,郭瑞芬,白志刚.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2):856.
7 钟纯正,李文斌.43例急性脑梗死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救治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9):25078.
8 李安敏.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978.
9 徐秋梅,成蓓,李伟,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9):11579.
10 丁大捞,黄振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