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55例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932次
作者:刘奕,崔霞
【摘要】 目的:探讨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5例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用和胃汤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 < 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为94.5 %。结论:和胃汤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和胃汤 厌食症 脾虚肝旺型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随机选取的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共55例。其中男24例,女31例;1 ~ 3岁15例,3 ~ 6岁19例,6 ~ 12岁21例,平均年龄为5.4岁;病程1 ~ 3月13例,3 ~ 6月28例,6月 ~ 1年12例,1年以上2例。
2 纳入标准
厌食症诊断和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1)符合厌食症诊断标准。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有喂养不当史。(2)符合肝旺脾虚辨证标准。厌食或拒食,性情易怒,多啼好动,咬齿磨牙,便溏溲少。(3)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治疗厌食症的药物。
3 治疗方法
治疗均使用和胃汤:太子参10 g、炒白术10 g、炒白芍10 g、炙甘草3 g、陈皮5 g、半夏5 g、枳壳10 g、柴胡10 g、郁金10 g、黄连1 g、稻芽10 g、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0 g。每日1剂,分2 ~ 3次服用,1月为1个疗程。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主要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前后进行打分,分别统计总分及变化情况。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n ≥ 90 %为痊愈;n ≥ 80 %为显效;n ≥ 50 %为有效;n < 50 %为无效。
4.2 治疗结果
4.2.1 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见表1。
4.2.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4.2.3 不同年龄组疗效比较
5 讨论
在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中,对主要症状——食量减少、面色少华、急躁易怒、大便不调及咬齿磨牙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 < 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和胃汤对食量减少的改善最为明显。55例厌食症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5 %。1~3岁年龄组总有效率较其他组低,考虑其可能与低年龄组的患儿服药依从性差有关。
小儿厌食症可由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及多病久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由于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故临床上除表现为脾常不足、脾失健运的症状外,多伴有脾气急躁、易怒、好动多啼、夜寐不安、咬齿磨牙、大便不调的肝旺症状。我科依据此病理特点,结合名老中医经验,自拟和胃汤,用以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方中以太子参、柴胡为君,健脾益气疏肝;白术、白芍为臣,健脾柔肝,以加强君药的健脾疏肝作用;枳壳、郁金、黄连、陈皮、半夏共为佐药,行气和胃、清热化痰;稻芽、鸡内金、神曲、焦三仙、炙甘草为使药,消食和中。厌食症的病机关键在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和胃汤体现了“健脾不在补,而贵在运”、“以和为贵,以运为健”的治疗原则,意在使脾运健、胃纳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