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小儿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治疗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934次

作者:唐淑红,李明武

【关键词】  围手术

 本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胸外科疾病9例,并行手术治疗,现就其胸外科的围手术期治疗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为2~11岁,5岁以下4例,先天性肺囊肿5例,脓胸4例。术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3例、左肺下叶切除1例,胸膜剥脱术4例(其中1例行右肺上叶切除加胸膜剥脱术)。术前情况:全部病例有发热症状,咳嗽症状5例,气短2例,咳脓血痰症状1例。病程最长者达5年之久,最短为1个月。均不同程度地接受抗炎治疗,先天性肺囊肿因反复肺部感染而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脓胸患儿因肺上叶炎性坏死而行上叶切除。

2 结果

9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出现呼衰、心衰及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5年以后,小儿的器官能接近于成人,所以必须了解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改变。围手术期的治疗,对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死亡及并发症起积极作用。

3.1 病例的选择 术前应考虑患儿全身各系统的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病变。如有器质性病变,手术需慎重,如有功能性病变,纠正后可行手术治疗。术前充分估计患儿的体质及营养状况以及其对手术的耐受,加强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全身支持治疗,充分做好准备方能手术治疗。

3.2 呼吸系统 婴幼儿期气管、支气管狭窄,2岁以内肺小叶呈单房状态,呼吸靠增加频率来维持,2岁以后,呼吸深度增加则频率减缓渐接近于成人。对于婴幼儿期胸部手术,呼吸系统处理极为重要。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呼吸衰竭 [1] 。因本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故术前抗炎治疗非常重要,有效的抗炎治疗可防止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术前经抗炎治疗,体温、血象恢复1周以上进行手术。术中麻醉不能过深,手术结束即能清醒,术中麻醉师应予积极吸痰,不能有痰液的潴留,以防呼吸道感染。对不能自主咳嗽的患儿,刺激其咳嗽,并辅以解痉,祛痰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有效排痰。结合全身抗炎治疗,多可控制呼吸道感染。如 果上述方法无效,可用纤支镜气管内吸痰,如有呼衰发生可能,必要时气管切开。

3.3 循环系统 小儿胸科除少数先心病外,多能承受手术而不致于发生心衰,由于小儿体液和血容量与体重相比较成人比重大。故小儿术中出血量计算要准确,同时给等容输血,以防止血容量不足引起休克等并发症,又要防止入量过多。补液途径以深静脉为好,可减少浅静脉多次注射时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可用于监测腔静脉压力,防止血容量不足或高血容量。本组1例2岁患儿采用右颈内静脉穿刺,导入上腔静脉,对补液和腔静脉压力监测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35-336.

作者单位:116021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