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与多脏器功能损害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845次
作者:农进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3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表现为皮肤损害22例,骨损害18例、肝脾肿大17例,贫血20例及血小板减少8例。肺损害9例、心肌损害5例、肾损害7例。结论 新生儿天性梅毒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梅毒;先天;新生儿;多脏器损害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1]。1905年德国学者 Schaudinn 和Hoffnann 首先在梅毒患者初疮中发现了苍白螺旋体,经研究发现,苍白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而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先天性梅毒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2]。梅毒在我国重点监测的8种性病中其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3]。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现将我院6年来收治的32例先天性梅毒临床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32例梅毒患儿均为活产新生儿,其中,男18例,女14例,足月产12例,早产20例,出生体重>2 500 g 10例,1 500~2 500 g 16例,<1 500 g 6例。32例中剖宫产8例,顺产22例,牵引产2例。羊水过多3例,羊水混浊6例,出生时窒息8例。日龄在24 h内6例,1~7 d 18例,8~21 d 8例。
1.2 诊断标准 本组3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4]:①母亲有梅毒病史、部分母亲梅毒血清学试验(RPR)阳性;②有肝脾肿大或(和)黄疸、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典型皮肤损害、骨骼X线表现等;③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试验(TPPA)阳性;④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乙、丙型等病毒性肝炎以及败血症、溶血性贫血、TORCH感染等。骨骼X线表现、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损害、血液系统表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假性肢体瘫痪、肾脏表现等。
1.3 临床表现 先天梅毒可表现为多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病例在新生儿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肝脾肿大、皮疹、骨骼多有“梅毒线”,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皮肤损害:32例中22例具有皮肤损害,四肢肢端及颜面皮损明显,肢端脱皮,散在性斑丘疹及足掌水疱等。肝脾损害:32例中17例有肝脾肿大,其中10例肝肋下5~7 cm,脾肋下4~6 cm,9例谷丙转氨酶(ALT)增高为62~122 IU/L(正常值小于40 IU/L),15例表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淋巴结:32例患儿均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骨损害:32例进行了长骨X线检查,18例见梅毒性骨损害,表现为骨膜增厚、干骺炎、骨质破坏,其中6例出现假性瘫痪。肺损害:呼吸困难及肺部闻及湿性口罗音,9例患儿胸片有支气管肺炎改变。心肌损害:5例出现心肌酶增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肾损害:7例仅尿常规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检查正常。血液系统损害: 31例中22例出现血红蛋白减少(Hb 46~110 g/L),9例血小板减少(10×109/L~94×109/L)。神经系统损害:32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18例做脑脊液检查均阴性。
1.4 治疗与转归:32例患儿均给予驱梅治疗,采用青霉素G 5~10 U/(kg·d)加入5 %葡萄糖液20 mL 15~20 min静脉滴入,分2次给予。本组9例合并肺炎加用头孢三嗪,80 mg/(kg·d),1次/d共10~15 d,2例患儿因青霉素过敏全身出现“风团”样皮疹改用红霉素滴注共14 d,剂量为20 mg/(kg·d),本组患儿治疗1~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皮疹消退,肺炎、肝脾肿大、黄疸等均好转。在治疗2周后复查RPR滴度下降1至2倍。6例患儿假性瘫痪症状消失。所有患儿经正规治疗结束后出院门诊随访。
2 讨论
梅毒是一个多器官感染性疾病,常有肝、脾、肺等脏器受损,常累及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根据先天性梅毒出生后症状发生的早晚,将2年内发病者称为早期先天性梅毒,出生2年后发病者称为晚期先天性梅毒[1] 。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胎儿神经病变或肌肉骨骼病变或死产及新生儿死亡[6],其诊断要点为:[5]①父母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母亲RPR试验阳性;②患儿RPR试验阳性;③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损。本组32例患儿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因梅毒系血源性传播,全身脏器可受累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本文病例均有多脏器损害与报道相符[48]。
本组资料特点:①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多见,常有营养障碍;②发病早、病情重,可能是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梅毒又未及时治疗,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胎儿全身播散性病变,导致出生时就有严重临床症状和多脏器多系统功能损害;③先天性梅毒症状轻重悬殊,复杂多样,常缺乏典型表现,故临床上凡遇出生后有肺炎表现、肝脾肿大、贫血、皮疹症状的患儿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不明原因的贫血、肝脾肿大、水肿,在排除其他原因后也应考虑梅毒诊断。应详细询问患儿父母有关病史及时做父母及婴儿梅毒血清学检查,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最早产生的抗体,对先天梅毒确诊有特殊的意义,应及早检测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梅毒对患儿的损害。IgM TPHA是目前推荐用于诊断先天性梅毒的实验方法[1]。
有研究显示神经梅毒在感染胎传梅毒的患儿中常见,但大多无明显症状[7]。本文32例中18例作脑脊液检查均阴性。先天性梅毒在宫内或生后早期经青霉素充分治疗者预后良好,治疗过晚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发生死亡[2]。梅毒系血源性传播,全身脏器均可受累,本文病例均有多脏器损害。故需注意保护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治疗多脏器损害,并做好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杨汝文,张曼丽,沈景,等.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检查[J].皮肤病与性病,2006,28(2):5152.
[2] 曹宏力.先天性梅毒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9):130131.
[3] 许嘉玲,柯丹红,郑忠实.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分析与随访[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4):8687.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1304.
[5] 饶晓红,田强,朱红枫,等.胎传梅毒误诊为新生儿出血症18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6(4):244.
[6] Gust DA, Levine WC,Louis ME,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congental syphili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21998[J]. Pediatrics,2002,109:79.
[7] Michelow IC,Wendel GD JR, Norgardmv,et 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in congenital syphilis [J].N Engl J Med,2002,346,17921798.
[8] 孙正香,彭小明,陈敏,等.先天性梅毒73例诊断与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1(22):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