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减压贴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10-14 浏览次数:937次
静脉给药是临床最常用给药方式,静脉留置针过程中由于输液内容、留置针使用以及护理方法等因素,可诱发静脉炎,患者静脉血管出现红肿、疼痛、闭塞等反应,增加患者痛苦[1-2]。为探讨水胶体减压贴预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选择 2012年9月~2013年9月60岁以上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胶体减压贴进行静脉炎预防,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60岁以上的危重症患者140例。男76例,女64例,年龄60~85岁,平均(65.64±8.27)岁。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采用留置针穿刺,研究组应用水胶体减压贴,对照组未应用水胶体减压贴。研究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60~84岁,平均(65.94±8.91)岁。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61~85岁,平均(65.07±8.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处置方法:选择患者上肢前壁无炎性反应浅静脉进行穿刺操作,留置针采用24G型号封闭式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透明敷贴进行常规固定,研究组在距穿刺点2 cm处沿血管走向采用4 cm×6 cm型号水胶体减压贴进行留置针固定,对两组进行穿刺观察和记录。
1.3 评价方法:静脉炎分级标准按照我国护理学会规定静脉炎分级标准判定。Ⅰ级静脉炎为出现局部红肿或疼痛,患者静脉无触及硬结,未见静脉条索状改变。Ⅱ级静脉炎为出现局部红肿或疼痛,患者静脉无触及硬结,局部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Ⅲ静脉炎为出现局部红肿或疼痛,患者静脉可触及硬结,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评价时间为72 h。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对照组72 h发生Ⅰ级静脉炎46例,Ⅱ级静脉炎6例。研究组发生Ⅰ级静脉炎12例,无 Ⅱ级以上静脉炎。两组静脉压发病率分别为74.29%和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长期静脉滴注或者滴注刺激性药物均可能诱发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的静脉炎症状。常规静脉炎防治原则多以减少血管壁刺激和避免感染为主,要求在输液过程中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血管[3-4]。水胶体减压贴由水胶体新型敷料(果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组成,具有较强的清创作用,密闭的半透膜可有效保持穿刺部位低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生长,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渗出液吸收,从而达到消除红肿的作用。水胶体减压贴还可有效促进炎性反应物质的吸收缓解穿刺部位疼痛。水胶体减压贴还具有溶解纤维蛋白作用,有效保证局部正常代谢,起到防止局部组织坏死的作用。在实施常规血管护理的的前提下,采取水胶体减压贴形成湿性环境,促进血管内膜的自我修复作用,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水胶体减压贴的研究组发生静脉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水胶体减压贴为亲水性敷料,与无菌透明贴比较其黏性较差,留置针固定效果欠佳,且价格也高于普通无菌透明贴。但其在预防静脉炎方面的突出作用,可明显减轻血管护理压力,与普通无菌透明贴比较优势明显。总之,水胶体减压贴能够有效的预防静脉炎,操作简单,未见不良反应,可有效降低临床护理工作量,提高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临床输液治疗的风险,减少患者痛苦,可进行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许瑞华,韩 蔷,王丽平.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探讨[J].四川医学,2008,29(3):279.
[2] 陈忠兰,杨 春,宁 宁.水胶体敷料防治浅静脉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9):1114.
[3] 张 娜,孟珊珊,蒋晓新.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4.
[4] 倪爱珍,章泾萍,吴瑞芳.浅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与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235. [收稿日期:2014-06-21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