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其他》

品质圈活动降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差错率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4-15  浏览次数:611次

品质圈(Qualitycircles,QC)简称QC小组,也称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其基本内涵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顾客满意、员工及社会受益为目的。2013年5月~2013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开展以“降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差错率”为主题的品质圈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我科采用个人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组建QC小组。共有9名成员,设有圈长、督导员、秘书、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每月至少组织2次活动,集中全体组员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商讨解决在QC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选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拟订计划书、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评价、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进行。

1.2观察指标:记录改善前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的错误数,计算差错率:(清点记录错误的科室数/回收器械物品的科室数)×100%。

2.结果

改善前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的差错率:见表1。

表1改善前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的差错率比较(个)

时间       回收器械物品的科室数    清点记录错误的科室数    差错率(%)

改善前             700                    21                 3①

改善后             700                    7                  1

注:与改善后相比,①P<0.05

3.讨论

3.1活动缘由: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指出“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2],给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供应室下收污染的再生器械时,由原来在病区与病区护士当面清点器械数,到现在密封好收回到供应室清点(清点时必须两人当面清点,病区人员不在场),避免了在病区清点造成二次污染,符合规范及感控的要求[3]。准确清点记录回收器械物品,实行下收下送,减少因器械物品清点记录错误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纠葛,大大增加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肯定和信任,同时也实现了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响应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供应室工作而言,准确清点记录回收器械,降低回收器械物品清点记录的差错,可以避免因器械物品清点记录错误给包装、发放下送工作程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团队凝聚力。

3.2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从人(供应室工作人员)、环境、材料、方法4个方面找出清点记录回收器械物品出现差错的原因,通过圈员们讨论找出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下列4个方面:①清点记录单各科通用一个表格,器械物品种类多,表格区域过大,所以科别与器械物品相对应之处较费时费力查找,记录容易出错;②未制订出清点记录回收器械物品的工作流程,无统一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无章可循,各司其法,所以容易出错;③工作岗位职责安排欠合理,清点记录时由两个班的2名工作人员进行,录入电脑时是另外一个班即电脑班1名工作人员进行。因为清点记录是手工操作,难免出现字体不规范、糊涂潦草等可疑之处,录入电脑者不参与清点记录,遇到上述情况就会凭主观判断后录入电脑,往往会判断错误而引起录入错误;④无临床科室送来器械物品登记表。临床科室急需换物,送来器械物品时,未认真核查登记,或随便登记在草稿纸上,无供应室和临床科室签名,任意人员录入电脑,责任未到人,所以容易出现错误。

3.3制定对策:①重新修订清点记录单。每个科室使用一个表格,每个表格只有相应科室常用的器械物品名称种类,科室名称和重要器械物品名称使用颜色显眼的字体;②制订出清点记录回收器械物品的工作流程,统一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新进科室人员选择具有责任心、工作认真的人员带教,培训结束后由区域组长或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③调整工作岗位职责。由两个班的2名工作人员进行器械物品的清点核查记录后,由其中一人进行电脑录入,从始至终有1人全程参与,做到工作明了;④建立科室送来器械物品登记表和使用流程。临床科室人员送来急换器械物品时,先与供应室人员核查,在科室送来器械物品登记表上登记,双方签名,录入电脑者录入后亦在相应位置上签名,做到责任到人。

3.4效果评价:清点记录回收器械物品的差错率由改善前的3%降至1%,超过预期目标。在收获有形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形的成果。品质圈活动创造了坚强的团队精神。开展品质圈活动,将科室内的工作人员有效地团结在一起,使大家感受到共同协作的快乐,与他人建立友谊的快乐,创造了坚强的团队精神[4]。通过品质圈活动,科内形成不断探索求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工作认真、仔细,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使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我价值感。

4.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WS310.2-2009,9-10

[3]杨大鹏.供应室回收清点环节出现的问题与临床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0,31(8):1145

[4]冯艮娇,叶柳红,吴洁珊,等.QC小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护理学报,2008,15(7):90

[收稿日期:2013-09-22 编校:陈伟/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