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
发表时间:2014-04-03 浏览次数:683次
颈源性眩晕指颈源性因素(颈部软组织损伤、颈椎骨关节错位、钩椎关节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刺激和压迫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及其周围神经,导致血流障碍,继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且多数患者伴有颈部疼痛的疾病,是由于颈部异常传人神经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1]。根据眩晕的中医辨证特点临床将其分为痰浊中阻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两虚型、气虚瘀滞型4型分别辨证治疗[2],其中痰浊中阻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010年3月-2012年3月,笔者对76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18a,最短3d。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2岁;病程最长16a,最短2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诊断:①眩晕,伴恶心,甚或呕吐,头痛,视物模糊,心悸;②或有头位性猝倒,在短时间内可自行起立行走;③颈部酸沉痛胀,功能活动受限,头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④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⑤影像学检查:椎动脉造影、MBI、CT、X线等检查有与本病相应的异常表现。痰浊中阻型:症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2]。
1.3 排除标准 颈椎管狭窄,颈椎肿瘤,颈椎结核,椎动脉解剖异常、畸形,美尼尔氏综合征,内听动脉栓塞,中风先兆,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①半夏白术天麻汤:法半夏9g,天麻9g,白茯苓10g,陈皮10g,白术10g,苍术12g,甘草6g,生姜6g,大枣2枚。呕吐频繁加竹茹,耳鸣严重者加郁金、石菖蒲等,按具体情况辨证加减用药。水煎2次共500mL,早晚2次温服,10剂为1个疗程。②针刺:选取风池穴、足三里、丰隆、阴陵泉'-6颈夹脊穴。操作:患者取坐位,消毒后,用华佗牌0.30mm×40mm毫针针刺,针刺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水平刺人,针百会穴针尖向后平剌约0.125px,颈4~7夹脊穴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丰隆、阳陵泉直刺,针刺深度视个人情况而定,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10min行针1次。以上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1.4.2 对照组 应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人天麻素注射液60O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倍他司汀片6mg口服,1日3次。10d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症状评定疗效[4]。治愈:眩晕消失,恢复发病前的劳动生活能力;显效:眩晕明显减轻,无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有效:眩晕有一定缓解,劳累后偶有颈项部不适和眩晕加重现象,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有提高;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好转。
1.6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47,P<0.05)。见表1。
3 讨论
中医学古典医籍中没有颈源性眩晕的病名,有关论述主要散见于“痹证”、“眩晕”、“颈肩痛”等条目之下。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清窍,清窍所在为脑,脑为元神之府,为髓之海,颈性眩晕是由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多见虚实夹杂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颈项强痛等症状。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气虚不运都可能聚湿生痰,《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认为“上虚则眩”,气血亏虚脑络失养,而发眩晕,后世者有“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朱丹溪提倡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及“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晕,气虚有痰”,《医宗正传·眩晕》指出:“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齐之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头痛之要药,故本方以上两味为君药,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以使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调药和中,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助化痰熄风之效,使风熄痰消,眩晕自愈[5]。
风池居项部要冲,为一身祛风之要穴,《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首先受邪的部位即风池穴:风池为胆经穴位,肝与胆相表里,可疏肝利胆,使风阳不起,肝火得泄,清头目,利官窍,该穴除与足少阳经脉、经别与经筋有密切的联系外,亦为阳维脉与足少阳胆经交会穴,取之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6]。丰隆为胃经之络穴,兼通脾胃,主涤痰降浊,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主利水除湿,二者配合健脾利湿,降浊导滞,以利头目而止眩晕。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取其健运中州,除湿化痰[7]。颈夹脊穴具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直接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本症系由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使椎神经丛受激惹,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血流不畅或日久动脉硬化,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内听动脉、前庭神经、迷路缺血而产生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8]。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半夏可能有抑制腺体分泌唾液的作用,此为其“燥湿化痰”的机制;天麻具有镇静和调节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天麻素对椎-基底动脉的扩张作用临床上能够有效地治疗眩晕;茯苓的有效成分茯苓素具有与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类似的结构,且对Na+,K+-ATP酶和细胞中总ATP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可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能力,起到利水渗湿的作用;陈皮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白术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升高白细胞,提高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强壮身体,并能促进钠的排泄,有利尿作用;苍术有排钠排钾的作用,调节电解质紊乱,可消除水肿,类似于中医燥湿的作用[9]。中药成分复杂,各个中药、各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机制,有待相关人员的进一步探索。从解剖学上,风池穴浅层有枕神经与枕动、静脉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风池穴可以通过对椎动、静脉神经丛的调节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颈夹脊穴为邻近椎动脉的体表投影,亦为本病的常见颈肌紧张部位,故取之可缓解颈肌痉挛,并可协助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减轻对椎动脉崔成的压迫或刺激,从而促进脑部血液供应的恢复,针刺颈夹脊穴可以纠正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且这一疗效具有持续性、可积累性[10]。
从传统医学角度来看,针灸是一种整体疗法,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刺对机体各系统具有多、方位、多环节、多靶点的调整作用,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及生物电磁变化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来促使机体恢复至稳态平衡。中药有效成分复杂,混合煎煮的时候,也会发生不同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反应,进一步加深中药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有望更加明确中药的治疗机制。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和针灸结合主要有以下优势:①结合方式灵活,提高疗效;②缩短病程,患者依从性好;③减少或抵消一方治疗带来的不良针灸治疗又能帮助药物的吸收和利用,疗效显著[11]。有实验表明:针药并用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收缩状态、调节缩血管因子与舒血管因子的平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改善眩晕的临床症状[12]。加强现代中药、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加明确传统中医在治疗疾病上的作用机制,提高广大群众及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的认识以及对其疗效的肯定。
[参考文献]
[1]王君鳌.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J].中医正骨,2004,(16):49.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186.
[4]沈志祥,李宜谋.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49.
[5]段富健,李正,尚炽昌.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1-272.
[6]王强,朱广旗,胡蓉.针刺风池、供血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09,(11):861-864.
[7]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0-224.
[8]郑遵法,冯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05):74,80.
[9]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8-385.
[10]黄聪阳.针刺颈夹脊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的即刻与近期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05):848.
[11]钮雪松,闫松涛.针药结合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06):87-88.
[12]沈晓明,韩宁,马云枝.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7):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