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其他》

ICU中的病因及病死率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699次

  危重症医学诊治和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危重状态的患者,包括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这些患者常常需要到ICU进行监护[1-2]。然而,需要到ICU监护的患者存在不同的病因,这些病因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对相关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情况: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一共收治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925例次,其中,患者因为同一病因一次住院反复转诊ICU的算成1例,不同次住院按不同例计算。一共874例次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例患者在不同时间重复住院。这些患者收治ICU后,临床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参照不同病因指南进行救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针对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给予集束化治疗措施。对于合并MODS患者,则在维持器官组织微循环功能基础上,给予脏器功能支持措施。1.2 监测指标:记录患者进入ICU的主要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机械通气,ICU住院日。1.3 统计学方法:使用计量数据计算分布情况,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平均数表示。将不同病因进行归类,总共归结为14个不同的分类。同时对不同病因之间的病死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选取病死率最低的病因作为参照,其他病因分别与其进行比较,以死亡作为结果变量,以病因作为影响因素,设置病因哑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对8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23例,女451例,年龄7~101岁,平均(58±24)岁。159例患者死亡,总的病死率为18.2%,本研究将患者病因归结为14种,例数及病死率分别见表1和图1。2.2 方差分析:以死亡作为结果变量,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11.434,P<0.0001,提示各组病因之间的死亡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死亡为结果变量,患者性别、年龄、进入ICU的主要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日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成组设计的非条件Logis tic回归。其中进入ICU的主要病因为多分类无序变量,采用神经肌肉疾病(病死率0%)作为参照,其他疾病分别与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进入ICU的主要病因对死亡结局的影响不全相同(P=0.043),腹腔感染及其他消化道手术(非肿瘤性)、肺部及血流感染、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发生率分别比神经肌肉疾病增加0.152倍、0.101倍和0.046倍。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危重症医学诊治和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危重状态的患者,包括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这些患者常常需要到ICU进行监护[1]。在2010年~2011年2年间ICU(12床位)收治925例患者,其中874例纳入本研究,159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18.19%。进入ICU的主要病因不同,患者的病死率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毒、非心脏疾病因素所导致的心脏骤停、重症胰腺炎、肺部及血流感染、脑血管意外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均较高。既往曾有研究将危重症患者进行不同的分组,如贫血可能影响患者的氧输送,从而患者的预后可能恶化[3],而消化道出血,则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ICU住院时间延长。从本组数据可以看出,与其他病因相比,腹腔感染及其他腹腔手术(非肿瘤性)、肺部及血流感染与重症胰腺炎三者与死亡预后更有关系,这三者均可引起致命性的脓毒症。对于这些患者通过早期的液体复苏,尽早给予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器官功能支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然而,临床医生对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仍然偏低[4]。ICU在2004年就开始对国际脓毒症指南进行学习和临床应用,对脓毒症的诊治基本上符合国际脓毒症指南要求,腹腔感染及其他腹腔手术(非肿瘤性)、肺部及血流感染与重症胰腺炎三者总的病死率约为28%。严重感染和多发伤是ICU的主要监护对象,然而,其他疾病的严重病例也收治我科。如冠心病,是目前全球主要病死原因,但冠心病一般并不收治ICU,而是在心血管内科,收治ICU的冠心病病例一般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因此在ICU中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病死率较高。同样原因导致收治本ICU的其他病因患者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4 参考文献

[1] MunroCL.The"ladywiththelamp"illuminatescriticalcaretoday[J].AmJCritCare,2010,19(4):315.

[2] ChenLM,KennedyEH,SalesAnne,etal.UseofhealthITforhigher-valuecriticalcare[J].NewEnglJMed,2013,368(7):594.

[3] HaydenSJ,AlbertTJ,WatkinsTR,etal.Amemiaincriticalillness.AmJRespCritCareMed,2012,185(10):1049.

[4] LiZQ,XiXM,LuoX,etal.ImplementingsurvivingsepsiscampaignbundlesinChina:aprospectivecohortstudy[J].ChinMedJ(Engl),2013,126(10):1819.

[收稿日期:2013-11-06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