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691次
在消化道息肉越来越高发的同时,治疗方式也在不断的革新,医疗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具有更安全、成功率更高、操作方式简单化等特点的科学治疗技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无疑是一个高质量的探索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临床上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广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以操作简便、疗效有保证、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应用最广的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50例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消化道息肉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22例。40~60岁者26例,70岁以上者8 例,其他年龄段接近均等分布。病灶的范围大小(0.5 cm× 0.5 cm)~(1.0 cm×3.0 cm),其中一次性切除的病灶有37个,通过多次手术实现切除的有13例。切除手术完成率上看,50例均为完全切除,比例达100%。1例出血量较多,用钛夹封闭止血,有3例患者在切除之后出现有少量渗血,应用电凝或APC止血成功,无穿孔的情况发生。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在治疗前要先运用相关技术进行病灶范围和大小的确定等,病灶切除前均获得病理结果,45例腺瘤性息肉,5 例炎性息肉,进行黏膜下注射是操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关键部分,注射液主要有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加美蓝混合液、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注射液,生理盐水加美兰加肾上腺素这几种。如果实施的是多次切除,在每次准备切除前均需要进行注射。此次抽取的50例患者所注射的均是生理盐水加肾上腺激素注射液加美兰及单纯注射生理盐水,可以降低穿孔以及出血发生的几率。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电流模式通常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医者的习惯来选择[1]。
1.2.2 手术方法:应用电子内镜和高频电凝切器,针状刀、IT 刀、Hook刀、Flex刀、透明帽、电止血钳、超声内镜检查24例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黏膜切除或黏膜剥离术,术前常规行色素黏膜染色,食管黏膜用碘染色,胃肠黏膜用美蓝染色找见病灶后,用EUS探查病变浸润深度,对适合黏膜切除者,先在距病灶周围5 cm处,用APC圈定病灶,作为切除标记点,若病灶<2 cm,属扁平或结节样病变,则用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术。若病灶属>2 cm的无蒂息肉状或地毯样病变行黏膜剥离术,首先用针状刀沿病灶周边约0. 5cm进行标记,标记后用1:20 000 肾上腺素加色素加生理盐水进行黏膜下注射,使病灶均匀隆起,然后用针状刀行环周预切开,然后对病灶周缘进行深入黏膜下层的切割,使用IT刀或者针状刀进行剥离,直至黏膜剥离完全,将病灶从消化道黏膜的深层清除,切开后然后用三爪钳取出病变。手术过程中如出血用APC和/或热活检钳、止血夹等局部止血。
2 结果
5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之后,主要并发症为出血,也有疼痛及其他的症状,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表现均良好。切除手术完成率上看,有50例均完全切除,比例占到总体的 100%,其中37例为一次性切除,13例为分次切除。手术治疗之中有1例患者出血量较多,有3例患者在切除后出现少量渗血的情况,均采取相应方法止血,如钛夹止血,电凝及APC止血,并完全成功止血。穿孔的情况没有发生。
3 讨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残余病灶复发以及多发癌异时性发生的问题。故术前要进行病理检查,已明确病灶性质后再进行治疗。术后发现残余病灶应当立刻进行诊断,若是病灶只在黏膜层,则可以再次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切除,若是病灶出现转移的情况并且超过了固有肌层,则需要采取联合外科进行相应的治疗。术后每年对患者进行1~2次的内镜检查,若是发现病灶复发并且病灶的直径尚在2 cm之内,未超出黏膜肌层,则需要再次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复发病灶一般均可以得到有效治愈。在早期癌的治疗上,由于早期癌内镜下复查时发现的也均是2 cm之下的,通过相应超声内镜检查未穿透固有肌层的病变可以考略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均可治愈[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凭借其优势逐步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式,但是仍然面临着并发症的难题,此外,治疗技术对医者的技术要求之高也是一个发展瓶颈。要不断简化其操作方式,竭力掌握在复发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广泛的使用此项技术造福于患者是此种治疗技术革新的最大动力所在。
4 参考文献
[1] 蔡惠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J]. 江苏医药,2010,31(1):2.
[2] 刘变英,王 颖,雷宇峰,等.早期胃癌的内镜超声诊断和内镜黏膜下切除[J].实用医药杂志,2008,29(1):22. [收稿日期:2013-06-07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