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复合平塞补片治疗280例腹股沟疝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777次
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常见病,笔者于2007年1月~2012年7月应用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男202例,女78例,年龄28~86岁,平均51岁。腹股沟斜疝217例,腹股沟直疝63例。按疝环缺损大小分型:Ⅱ型疝106例,Ⅲ型疝108例,Ⅳ型疝66例。其中原发疝214例,复发疝一次手术史者56例(含双侧疝2例),复发疝二次手术史者10例(含滑疝3例)。本组中合并糖尿病41例,高血压64例,冠心病33例,前列腺增生32例,脑血管病21例。嵌顿疝急诊手术39例。
1.2手术方法:全部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局部麻醉,选择常规疝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出腹外斜肌腱膜间隙,游离出精索和疝囊,切开分离提睾肌,将疝囊和精索结构分离,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腹股沟斜疝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直疝推入直疝三角,疝囊较大,则疝囊横断,近端结扎。本组嵌顿疝均为斜疝,内容物为小肠和大网膜,肠管无坏死,将黄色或淡血性腹腔渗液吸净,还纳内容物后,横断疝囊、结扎。滑疝则将内容物还纳并将囊壁上的肠管切离,重建疝囊壁,荷包缝合。从疝环处进入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隙进行游离,建立腹膜前间隙。精索合并脂肪瘤者将脂肪瘤一并切除。围绕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置入圆形补片,缝合固定。预裁补片平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内侧端达耻骨结节平台,并与腱膜组织固定2针,腹股沟韧带固定2~3针,与联合肌腱固定3针,补片尾部开口处缝合固定,彻底止血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未放置引流。
2结果
本组患者280例,手术时间30~60 min,术后8~20 h开始进食,术后12~20 h下床活动,术后2~7 d出院。 手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血肿,8 例阴囊肿胀,48 h后恢复, 3例皮下积液,换药时引出液化的脂肪和少许渗血,吸收好转。随访6~18个月,239例无复发,1例三次手术者复发。均无异物感,特别是66例有过传统手术史的患者,术后疼痛较原手术明显轻微,活动无腹部及腹股沟不适感。
3讨论
传统的Bassini和Mcvay等手术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张力性缝合,因这类手术是强行地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既不符合解剖生理,又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由于未加强腹横筋膜缺损的修补,致术后复发率各家报道达10~20%复合平塞补片的圆形补片[1],特别是老年人,术中可见,腹外斜肌腱膜呈裂隙状,腹横筋膜缺损较大,前列腺肥大、便秘、肥胖、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都对传统修补后的愈合不利。
复合平塞补片的圆形补片,围绕精索置入腹膜前间隙,缩小内环口,加强修补薄弱的周围组织,另一个预裁平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并与周围组织固定,两个补片对腹横筋膜的缺损进行修补和加强。复合平塞补片能有效地防止疝复发[2]。
必须强调的是,手术时解剖层次要清楚,组织结构要明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既要防止损伤这些组织,又要游离至内环口,以便建立腹膜前间隙,并将圆形补片围绕精索血管和输精管置入腹膜前间隙。本组一例复发者,曾做过两次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均复发,此次采用复合平塞补片修补,但因组织结构辨别困难,精索和疝环的解剖不到位,术后1个月复发。本组其他患者,修补效果满意,无异物感和不适感,随访至今无复发。
对于急诊嵌顿疝能否采用复合平片,取决于嵌顿时间及疝内容物和肠管有无坏死,笔者体会,只要肠管解除嵌顿后血运好,色泽、肠蠕动正常,吸除腹腔渗液,仍可用此材料修补。本组39例嵌顿疝,术后无感染,恢复顺利。
总之,对成人腹股沟疝采用复合平塞补片做无张力修补是安全、有效的,且创伤小,术式简单,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无异物感,复发率低。适用于Ⅱ、Ⅲ型、Ⅳ型腹股沟疝,尤其适合于老年人,肠管无坏死的嵌顿疝也可应用。但对于平片修补后复发者应慎重。
4参考文献
[1]肖乾虎,彭兵.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520.
[2]马颂章.疝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
[收稿日期:2013-01-11编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