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加别嘌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933次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类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在关节处结晶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目常见关节疾病[1]。该类疾病根据发病的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处红肿胀痛、关节活动度下降,重度患者可表现为关节变性或关节损伤性病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虽然较为迟缓,但长期的病变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酸盐肾病、肾功能不全、关节致残等严重后果。研究发现,嘌呤代谢紊乱和关节处尿酸蓄积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核心病因,降低患者体内的嘌呤含量和增加患者体内尿酸的排泄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2]。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在本研究中,使用别嘌醇和秋水仙碱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2年 4月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男28例,平均年龄(36.58±2.36)岁,女20例,平均年龄(41.53±3.17)岁。B组 32例,男18例,平均年龄(37.61±2.74)岁,女14名,平均年龄(44.26±3.53)岁。对A组、B组进行临床初步检查和诊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肝胆、胃肠、肾脏等消化或代谢系统疾病,无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病史,对实验结果无影响。A组、 B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有关疾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的诊断均按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确诊,并排除其它可影响本次实验的疾病。
1.3 治疗方法:为明确将秋水仙碱和别嘌醇联用的治疗效果和优势,A组给予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的联合给药,B组给予秋水仙碱的单独治疗。A组每天给药剂量为0.5 mg秋水仙碱加0.1 g别嘌醇,3次/d,用药周期8周;B组首日每小时给予0.5 mg秋水仙碱,总剂量不超过3 mg,次日开始每次给予0.5 mg秋水仙碱,3次/d,连续用药8周。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禁食高嘌呤食物、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则终止给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1.4 治疗结果评价方法:分别于治疗8周后,对A组、B组患者痛风症状的积分改善情况、血中尿酸和血沉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价。 8周时,对两种治疗方案引起的肝肾功能的改变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总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8周后,对A组、B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 A组、B组患者的尿酸水平、关节肿胀积分、关节压痛积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以A组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在有效率方面,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B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痊愈率方面也以A组较高,A组、B组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P<0.05),A组、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3,P<0.05),说明别嘌醇与秋水仙碱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见表1~2。
为明确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也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A组还是B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高。在血常规异常和肝功能异常方面,A组、B组相比,以B组的发生率较高,详见表3。
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均对痛风患者的肝脏具有一定的损伤风险,长期使用将会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在本次研究中,为考察两种治疗方案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治疗接受后对A组、B组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且以B组的改变较为显著,说明将别嘌醇与秋水仙碱合用不仅能够降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剂量而且可以降低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详见表4。
3 讨论
研究证实,痛风的发病主要与患者关节周围的尿酸相关物质的沉积有关[4]。导致尿酸沉积的原因除患者体内嘌呤代谢异常以外,尿酸的排泄受阻也是导致痛风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西医治疗方面,秋水仙碱和别嘌醇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广泛的药物。因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单独应用时不良反应较大且给药次数较为频繁,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显得更为有必要。在本次研究中,将80例痛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了秋水仙碱的单独给药和秋水仙碱加别嘌醇的联合给药。治疗结果显示,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的联合给药对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的单独应用。在不良反应方面,虽然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的单独给药,但是两种治疗方案导致的胃肠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然较高,依然无法真正意义地满足痛风的临床治疗需求。
基于本次研究的结果,虽然秋水仙碱和别嘌醇一直被作为治疗痛风的高效药物,但因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存在,开展中西结合的治疗思路不失为是当前痛风临床治疗的一个新的方向。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称之为“热痹”,在很早已有疗效明确且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也得到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的验证[5]。万于军等使用中药制剂薢瓜方对60例痛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与别嘌醇和秋水仙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薢瓜方的治疗效果不仅与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相似而且几乎没有不良反应的产生[6]。因此,虽然通过本次研究证实,别嘌醇和秋水仙碱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对痛风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的次数和剂量,但因其不良反应的存在,临床应用时仍需要谨慎且需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监测。中西结合治疗痛风应作为当前痛风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着眼于开发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4 参考文献
[1] 尚 红,张繁荣,赵 东.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疼痛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8):189.
[2] 韦亚萍.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8):1141.
[3] 吕国良.痛风的诊断和综合康复治疗[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6(3):143.
[4] 覃 珍,陈 超.别嘌醇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1):59.
[5] 邓崇礼,邱剑鸣,吕朝晖.中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6):11. [
6] 万于军,徐玉红,陈晓凯.薢瓜方与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痛风关节炎疗效对比[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31.
[收稿日期:2013-01-29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