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下颌后静脉及其与面神经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06  浏览次数:1287次

作者                              作者单位

蔡志平              包头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 014060

杜 颋               包头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 014060

贾建新              包头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 014060

腮腺的毗邻结构十分复杂,穿经腮腺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耳颞神经、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和面神经,对颌面外科腮腺肿瘤手术、面神经瘤切除术以及美容外科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造影药物灌注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下颌后静脉及其与面神经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不仅可以为国人体质调查积累宝贵资料,而且可以为临床颌面外科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2具(男23具,女9具)、64例头面部标本均由包头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

1.2 方法 行层次解剖,逐一找出腮腺管、面横动脉、面神经颊支、下颌后静脉、面神经、颈外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面横动脉,观察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等腮腺床诸结构。

实验数据经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下颌后静脉的回流和长度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分为前、后支回流,共43例,占67.2%。少数不分前、后支,与耳后静脉合为颈外静脉,有21例,占32.8%。下颌后静脉长度为28.09±21.75mm,静脉无瓣膜。下颌后静脉起点处距颧弓下缘25.61±18.22mm(8.98~42.60mm);下颌后静脉分为前、后支处至下颌角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6.04±13.80mm(0~33.92mm)。

2.2 下颌后静脉的外径 分支型下颌后静脉与不分支型下颌后静脉外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合并计算。下颌后静脉近端与远端的外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支比前支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下颌后静脉的外径(mm)

2.3 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位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共55例,占86.0%。7例(10.9%)下颌后静脉过面神经上干的内侧,而位于下干的外侧;2例(3.1%)下颌后静脉过上干外侧,而位于下干内侧。

3 讨论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分为前、后支回流,少数不分支,无瓣膜。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比较恒定,大部分下颌后静脉位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1]。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近于十字形交叉,它们之间很少有腮腺组织分隔,多直接相贴[2]。因此腮腺及耳颞区手术以下颌后静脉为标志,容易寻找面神经,并可减少并发症[3]。

应用CT和MRI可以清晰显示腮腺肿瘤内的血管,但显示面神经较差。由于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较恒定,所以通过观察下颌后静脉可进而推测出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避免手术时损伤面神经。面神经将腮腺分为浅深两叶,在腮腺瘤手术前判定瘤体与面神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肿瘤的位置可能影响到手术的难度和持续时间[4]。下颌后静脉是替代面神经在CT或MRI中用于确定腮腺分叶位置的最准确结构[5]。在实施腮腺手术时,利用面神经与下颌后静脉的位置关系对于判断腮腺瘤与面神经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6-7]。另外徐坚民等[1]认为,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管和下颌后静脉等径路上的解剖标志对腮腺肿瘤深、浅部定位的正确率为94.9%。

4 结论

下颌后静脉大多数分为前、后支,少数不分支,无静脉瓣。绝大多数下颌后静脉走行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少数过面神经上干内侧而居下干外侧,极少数过上干外侧而居下干内侧。

【参考文献】

[1] 徐坚民,沈天真,张孟殷,等.腮腺及其周围间隙MRI解剖标志对肿瘤定位的价值[J].头颈部放射学杂志,1998,32(5):309-312.

[2] Kopuz C,Turgut S,Yavuz S.Distribution of facial nerve in parotid gland:analysis of 50 cases[J].Okajimas Folia Anat Jpn,1994,70(6):295-299.

[3] Kawakami S,Tsukada S,Taniguchi W.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nd retromandibular veins as guides to expose the facial nerve branches[J].AnnPlastSurg,1994,32(3):295-299.

[4] J.Alexander,Peter PG,Gert-Jan.The location of Parotid Gland Tumors in Relation to the Facial Nerve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J].Oral Maxillofac Surg,2002,60(9):992-994.

[5] El-Hakim H,Mountain R,Carter L,et al.Anatomic landmarks for locating parotid lesions in relation to the facial nerve:cross-sectional radiologic study[J].J Otolaryngol,2003,32(5):314-318.

[6] Ragbir M,Dunaway DJ,Chippindale AJ.Prediction of the positon of the intraparotid por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on MRI and CT[J].Br J Plast Surg,2002,55(5):376-379.

[7] Arivoshi Y,Shimahara M. Determining whether a parotid tumor is in the superficial or deep lobe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8,56(1):23-2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