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护理专业《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230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张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150010

1 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

长期以来,中等卫生学校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一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注重知识完整性,内容繁杂,专业名词多,负荷量大,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心理。二是与实践脱节,核心知识不够突出,适用性差。三是与护理专业课联系不够紧密。加之采用传统的教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期末考试定终身的考核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差距越来越大。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06、07和08级中护班3年的探索实践,对护理解剖教材、教学模式和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法等做了一系列改革,效果良好。教材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在教材选择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突出对理论知识科学增减,注重学以致用,综合考虑教材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选教材。我们对06级中护班采用《正常人体学基础》作为教材。该教材由解剖、生理、组织、胚胎、生化学五门学科组成。这五门学科从不同角度、方法和水平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各学科知识联系紧密。我们按照教学大纲将五门学科融为一体,相互交融进行教学。由于中护班学生初中毕业,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学习难度高,不易抓住重点和要领,效果不理想。第二阶段,调整教材。我们对07级中护班教材内容进行较大改动,将《正常人体学基础》五门课分三部分,即:人体结构学,第一学期授课;生理学,第二学期授课;生物化学,第二学期授课。这样师生感觉思路清晰,系统性强,但内容多、结构多、消化时间少,特别是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突出,解剖学和护理专业联系不严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理论与临床脱节,学生感觉学完用不上。第三阶段,教材定型。在总结06、07级中护班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重视树立解剖课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教学观念,依照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选择教材,体现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经反复比较,对08级中护班采用《解剖学及其组织胚胎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包括绪论、教学内容、实习指导、学时分配和学习指引,比较切合学生实际。同时,突出联系临床实例,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删减对护理不重要内容,并在教学中把握六个要点:一是实现“四个贴近”,即贴近职业院校学生现状、贴近社会需求、贴近护理岗位要求、贴近职业资格考试。二是突出教授核心知识、核心技能。三是联系实际,扩展知识。教学中突出联系临床实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解剖学知识与护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护理专业解剖学特点。四是增加小结,巩固核心知识和技能。五是精选训练,加强练习。六是注重引领学习,提示指引。改革后该学科由06级的192学时,调整为07级的80学时,又调整为08级的90学时。08级比06级减少102学时。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新教材比较适应学生文化素质水平,构建了简明知识结构,考虑了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适用性、针对性强,满足了护理专业技能需要,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学生明显感觉重点突出,知识结构合理,技能基础扎实、够用,拓展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理想效果。

2 教学方法改革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贯彻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针对解剖学教学内容多、专业名词多、记忆知识多、易使学生厌倦学习的特点,我们把 “填鸭式”教学方式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修和讨论的启发式学习方法,运用问题式、导入式、启发式、演示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综合解决的问题能力。

2.1 理论课教学法改革 一是自学启发式。在讲授解剖学运动系统骨这一节时,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自学范围、核心知识、主要技能和思考题,课上结合骨标本、解剖图谱自学,分组讨论,相互提问;师生对提出的问题做答,简单问题由学生回答,不易理解问题由教师做答;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由代表发言,同学们判断正确与否,教师概括总结,给出正确结论;教师再给出临床案例由学生用理论解释临床表现;教师小结精讲;最后学生归纳总结。二是讨论启发式。传导通路一节采用讨论启发式教学法。由学生登台讲授,同学们对授课内容讨论分析,给出正确传导路径,师生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三是多媒体教学。我们建立自测题库,制作解剖学课件,购置教学光盘,教学内容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充分借助多媒体具有声、光、像、文字、图片等以往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直观性和立体感强,成功地实现了从理论到实物的跃迁,增强了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快,理解深,记得牢,事半功倍。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信息量小、教学效率低、教师潜能发挥不够的问题。四是灵活教学。我注重收集临床实例和护理应用解剖学研究成果案例,在授课中适时穿插,把解剖学知识与护理实用技能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对知识印象具体深刻,不易忘记。同时,教学中注重运用绘声绘色又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把解剖课讲活。

2.2 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验课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抓好六个环节:一是实验预习。学生事先阅读实验指导书,弄清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复习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实验概念。预习遇到的问题在实验课上提出,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二是直观教学。学生参照解剖学图谱,结合《人体结构学实验指导》,通过观看多媒体、观察人体标本、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认证器官位置、形态、结构等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性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三是教师指教。教师做实验指导、示教和解惑答疑。四是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矫正;学生提问→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矫正。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很好。五是归纳总结。学生独立完成《人体结构学实验指导》列示的作业和思考题,教师解惑答疑,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六是考核验收。教师及时记录学生成绩,保证教学质量。

3 考核方法改革

在考核方法上,突出平时、实验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原来考核方法是,期末笔试占总成绩70%,实验成绩占30%。改革后成绩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笔试占总成绩50%;第二部分,实验成绩占总成绩30%,主要根据出勤、参与实验课活动、辨认标本能力、操作能力、撰写实验报告等情况而定。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学习讨论、回答问题能力等情况而定。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总之,通过对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材、教学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学生和教师反映良好,特别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幅度提高,更加适应社会需要,落实了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下一篇:暂无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