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体重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2-12 浏览次数:1234次
肥胖是由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所导致的一个普遍现象,以我国大城市为例,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症患病率分别高达30.0%和12.5%左右,成为肥胖症的高发区[1],其中城市白领人员成为肥胖的高危人群。关于导致肥胖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征,其中营养过剩是促进肥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理因素也可导致肥胖的发生[2],心理干预是减肥方法中一种新的思路[3]。笔者具体探讨了心理干预在公司员工体重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60例。入选标准:符合《亚太地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中关于肥胖的诊断标准(BMI≥28);年龄20~40岁;无严重内科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龄20~39岁,平均(29.52±4.98)岁;肥胖持续时间1~10年,平均(4.52±0.36)年;BMI最小28.2kg/m2,最大33.54kg/m2,平均(30.36±0.36)kg/m2。1.2 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开始都给予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持续周期为3个月。在第一阶段(第1个月)主动与肥胖患者交流,减轻患者的自卑和无助心理,在方案实施时多开展集体活动,启发他们的减肥意识,激励其自信心、自觉性。第二阶段(第2个月)对患者加强鼓励,避免出现放弃减重的现象。可以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来给患者讲解有关减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消除减肥期间的心理紧张;可配合使用放松的音乐治疗,帮助平衡身心和调整代谢。第三阶段(第3个月)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做出在减重训练结束后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积极来减少体重反弹的机会。在具体干预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在良好的医务监督下进行,取得良好减肥效果。1.3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身体形态变化,包括体重(kg)、皮褶厚度(mm)、BMI(kg/m2)的变化。②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简化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与焦虑五个方面,得分越高,症状越差。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间点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身体形态变化:经过观察,干预后本组患者的体重、皮褶厚度和BMI都有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 症状变化:经过观察,本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与焦虑评分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肥胖作为21世纪的流行疾病,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现在针对其产生和流行的减肥方法也很多,例如药物减肥、外科手术抽脂、节食减肥,但是这些方法容易使患者丢失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4]。从肥胖的形成机制上分析,当食物中含有高脂或同时含高糖成分时,脂肪摄取能力的调节作用减弱,可使得过多的脂肪摄入更倾向在体内蓄积,导致肥胖的形成[5]。公司员工在受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时会通过暴饮暴食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行为调节能力差。特别是当摄入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时,会引起丘脑下部的腹内侧核饱食中枢饱食感的阈值增高,而摄入过多的脂肪,造成肥胖。具体来说,心理干预的思考方式就是肥胖者应该努力寻找“吃”以外的快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摆脱对吃的依赖[6]。为此肥胖者要保持良好的减肥心理暗示,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然后制订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和计划,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法改进肥胖的身体形态。本组资料中干预后患者的体重、皮褶厚度和BMI都有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设计的心理干预,实现了主要依靠脂肪氧化分解供能,从而改变了患者的身体形态。公司员工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较活跃、亚健康的群体之一,但是很多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能力较弱,在遇到困难时会因遇到挫折和障碍产生焦虑和烦恼,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不良后果。本组资料中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与焦虑评分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心理干预在公司员工体重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控制身体形态变化,缓解各相关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汪 军,王瑞元,田吉明.对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新观点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99.
[2] 谢雪玲,阎小良,毛进红.高校女生减肥非理性心理分析及心理减肥若干思路[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33.
[3] 许之屏,郑进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12):56.
[4] 马锦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9(1):42.
[5] 刘志明,周建伟.宁波市高校女教师体质及体育锻炼状况的调研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6,10(3):58.
[6] 周 勇,赵 霞.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2):19.
[收稿日期:2013-10-17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