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谨守病机,前后贯通”教学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4-09-09 浏览次数:1416次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组成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学生对方剂学教材中的所有考点,如组成、功效、主治及方解都已熟记,但面对患者时仍然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临证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已成为方剂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提出“谨守病机,前后贯通”的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如下。1谨守病机一切着眼临床,才是方剂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而临证之时又以“认证”最为关键,刘完素曾说:“方不对证.非方也;剂不镯疾,非剂也。”周学海也说:“只在认证真而已认证不真,无论峻药平药皆能杀人”可见方剂组织是否确当,能否效如俘鼓,前提就是能否准确“认证”而“认证”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谨守病机,准确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性、病势及发生发展、传变规律,从而在复杂的证候中抓住疾病关键所在,执简驭繁,为治法及方剂的确定指明方向。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重视方剂的组成及配伍规律讲解,更要突出病因病机的挖掘和分析,紧扣方证临床表现,强调认证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某方剂适合某病证”的公式化思维局限中跳出,摒弃不知变通,“以方套病”的僵化思想,从根本上把握方剂的应用。比如在讲解麻黄汤时,首先明确麻黄汤证主要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舌质淡,苔白,脉浮紧。然后对各症状的病机逐一分析,并加以鉴别:为什么会恶寒发热;外感风寒,正邪交争所致者与痈疡肿毒初起,风热邪毒奎滞肌滕者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头痛,头身痛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头身痛类型,外感、血虚、血痕、气虚、气滞、寒凝等,其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无汗,风寒外束,营卫郁闭,揍理不通与阴虚、失血、温后期等阴液大伤无以作汗者如何鉴别;为什么喘,导致喘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都风寒束表,肺气失宣者与内伤痰饮、肺热、阴虚所致者有何不同;为什么是舌质淡,苔白,浮紧脉,此舌脉的主症都有什么,什么样的病机会导致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如此将方证的讲解设置成诊疗情境,从临床症状人手,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强调一个“辨”字,深人分析病因病机,引导学生进行辨证论治,从源头上分析各个症状出现的原因,再综合所有症状,引出根本病机。这样在辨证审因、分析病机的过程中,既为治法、方剂的选择提供指引,又使学生明确方剂的使用原理,并能培养其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辨证论治的能力,从而知常达变,有利于方剂应用水平的提高。2前后贯通传统的中医诊疗过程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采集患者疾病信息,然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理)归纳出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为何证,再利用中医诊断学知识(法)由证而确定治法,所谓“法随证立”,既而针对主证之病机利用中药学、方剂学知识(药、方)选用相应的药物,按照方剂配伍规律及组方原则,遣药成方,即“方由法出”,如此则完成一次中医诊疗。可见此过程中,理、法、方、药四大环节如同链条,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中医诊疗体系,临证遣方时,若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或者四者无法融会贯通,都会影响辨证的准确性及方剂的疗效。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恰恰是在这四者的衔接上,即理、法、方、药知识体系的贯通上出现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临证遣方能力。中医学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名医辈出,其著书立说,上至秦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下至民国《医学衷中参西录》,大多皆理、法、方、药熔于一炉,包含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自建国后.中医学高等教育兴起,将这一知识体系切分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单一学科,由各专科教师逐一讲授,此举虽有利于教学进行和初学者迅速踏人中医之门,但却割裂了中医理、法、方、药的完整性。一方面,专科教师大多只针对本专业知识进行讲授,很少进行交叉和连贯,使各学科形成单一的、孤立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是按照年级依次进行,往往由于遗忘的原因,导致记住了后面的中药、方剂,却忘了前面的基础、诊断,或者虽未曾遗忘,却由于自身理论水平所限,无法自行做到理、法、方、药贯穿始终,难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药知识链,不能在整体上把握病证发生发展,导致临床水平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方剂学教师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对中医其他各学科及内经、伤寒、温病等各家都有所涉猎,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地紧密联系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中医内科等各学科知识,充分发挥方剂学在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及纽带作用,促成学生理、法、方、药的贯通,恢复中医体系知识链的完整性,使学生不单掌握方剂的功用、主治及方解等知识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连点成线,从而对病证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变化有所掌握,如此则会大幅提高其临床水平。仍以麻黄汤讲解为例,在引导学生利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深人分析其临床主症,确定其病机为外感风寒、肺气不利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诊断学知识,针对这一病机确定相应治法,引导学生联系治法的相关知识点,外感风寒用什么治法,肺气不利怎么办,得出外感风寒就要辛温发汗以解表邪.肺气不利则当宣降肺气而平喘咳,再由治法选取相应药物,回顾中药学知识,辛温解表药物中哪个最适用于外感风寒兼见肺气不利,哪个最适用于风寒束表之头身疼痛,哪个降利肺气效果好,从而引出麻黄汤的组成,并分析其配伍特点及方剂的用法、药后调护等,再以临床为着眼点.分析方剂的加减运用,拓展学生思路。如此,摒弃以往只重视方剂学本身,就方论方、孤立讲解的教学方式,转而模拟中医临床诊疗过程,全面联系学生所学过的中医药知识,辨证一立法一选药一组方,步步为营,一气呵成,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方证有所把握。如此则辨证时有法可依,用药时有章可循,临证之时有的放矢,有利于其临床水平全面的提高。小结综上所述,方剂学虽然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药学等同为中医基础课,但又与三者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正如王绵之先生所说:“方剂虽然是由药物组合而成,但它却充分体现着理、法、方、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因而方剂学更主要的是在于阐明辨证明确、决定治法之后,如何选择药物、审定剂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一君臣佐使,妥善地组织起来,使之既符合于当前的治疗目的,又无任何不利于人体的弊端。”可见,方剂学既是理、法、方、药中的一环,又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着理、法、方、药的全部精神。正如中医学所谓“方即是法”,一首好的方剂不但有精妙的药物配伍,更蕴含了医家辨证组方的思维过程和学术特色。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子》),方剂学教学也是如此,既要“授”学生以方剂,教会学生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及配伍规律这些理论知识,更要“授”学生以用法,阐明隐藏在方剂后面的辨证思路及医家制方的良苦用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学以致用。“谨守病机,前后贯通”教学法,处处以方剂的临床应用为中心,相对于以往填鸭说教式的方剂理论灌输,更强调学生认证能力的提高和中医各学科知识的衔接,注重将其所掌握的中医药知识贯穿、凝练、融合成一个沟通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知识体系,使理、法、方、药得以贯穿,对疾病的前因后果形成完整认识,以期方剂应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