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16 浏览次数:2388次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感染性强、可在儿童中呈散发或暴发流行等特点。近年来,HFMD患者出现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在儿童聚居地[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A16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手足、臀部水疱、斑丘疹及口腔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近年来,本病有增多及严重的趋势,我国于2008年将手足口病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但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少数患儿可因此死亡[3]。目前临床上缺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小儿16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4],并伴有典型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经行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排除了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其他疾病,且无各种先天性疾病及缺陷。以上患儿就诊时间均在发病后2d内,且就诊前未经药物治疗。根据自愿的原则,将52例患儿分为A组,采用干扰素治疗,其中,男31人,女21人,年龄16~52个月,平均年龄37.3个月,平均病程1.6d;将56例患儿分为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其中,男36人,女20人,年龄17~55个月,平均年龄38.8个月,平均病程1.3d;将58例患儿分为C组,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其中,男36人,女22人,年龄15~56个月,平均年龄36.5个月,平均病程1.5d。各组病例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平均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以上患儿均给予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并加强专科护理。在上述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以下治疗:(1)A组: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3035号)8万IU/kg,1次/d;(2)B组:炎琥宁(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546)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3)C组: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3035号)8万IU/kg,1次/d;另加炎琥宁(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546)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
1.3 观察方法 观察并记录各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用药后临床效果[5]:(1)显效:用药后48h内,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溃疡变浅变小,热退,3d内愈合;(2)有效:48~72h内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溃疡变浅变小,热退,5d内愈合;(3)无效:超过72h后,食欲无明显改善,口腔疼痛减轻不明显,5d后溃疡不愈合,3d内无热退。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及分析
2.1 各组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比较 观察并记录各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行t检验。可见:(1)退热时间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ta=1.996,tb=2.021,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手足疱疹消退时间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ta=2.033,tb=2.101,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ta=2.041,tb=2.087,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平均住院时间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ta=1.985,tb=1.992,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按上述标准,记录各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将显效和有效病例相加,计为总有效病例,并行x2检验。
3 讨论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常见[6]。有关研究表明[7],EV71与CoxA16所致手足口病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但EV71感染易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害性更大,而CoxA16可能就是单纯的手足口表现多一些。HFMD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及亲密接触传播。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为2~7d,病程5~10d,重症病例病程延长数天。一般患儿病情轻微,预后良好;少数患儿病情较重,预后不佳。干扰素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制成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它在细胞表面与特殊的膜受体结合而发挥具有抗DNA及RNA病毒的作用,阻止受感染病毒细胞中的病毒复制。而且干扰素能增强T细胞和K细胞的活性,诱导淋巴细胞的产生,杀灭病毒,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故足量应用干扰素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达到抑制病毒、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8]。炎琥宁是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该药具有明显的清热、抗感染、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加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氢化为鸟苷酸,进而抑制病毒RNA/DNA的合成[9]。
我科通过临床用药观察发现,干扰素、炎琥宁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均有效,但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好于任一单一用药的临床效果,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在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之间在上述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应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4 参考文献
[1] 张保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抽样调查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6):577.
[2] 肖兰,汪才侠.手足口病25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00-301.
[3] 方邦骞,陈慧洁.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50-51.
[4] 胡亚美,江载芳,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5] 王文健.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吉林医学,2010,31(6):741-742.
[6] Chong CY,Chan KP,Shah VA,et al.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a comparison of fatal and non-fatal cases[J].Acta Paediatr,2003,92(10):1163-1169.
[7] Fujimoto T,Chikahira M,Yoshida S,et al.Outbreak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Japan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0:detection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enterovirus 71[J].Microbiol Immunol,2002,46(9):621-627.
[8] 张华,陈泽燕,陈海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916-2917.
[9] 高勤,汪萍.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7例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