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急性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1275次

急性乙型肝炎(AcutehepatitisB,AHB)与急性戊型肝炎(AcutehepatitisE,AHE)分别由嗜肝的肝炎病毒B、E引起,传染性强,临床发病率高,且往往呈区域流行性发作,对人体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笔者对两种肝炎60例(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急性乙型、戊型肝炎各3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19~48岁,平均(34.82±12.55)岁。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14∶1,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2±13.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构成、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的临床特征。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急性戊型肝炎组患者发病年龄(50.32±13.12)岁,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34.82±12.55)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60,P<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715,P=0.6023)。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戊型肝炎组(31.13±4.08)g/L,低于急性乙型肝炎组(36.45±3.73)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711,P<0.01)。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临床上约5% ~10%的急性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另外有少数急性乙型肝炎可发展为重型肝炎,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类似,是经粪-口传播的病毒性肝炎。近年来由于甲型肝炎疫苗的普及,急性甲型肝炎在临床已经越来越少见,戊型肝炎成为临床较为多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2]。因此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的防治仍需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以往,急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液和体液途径传播,近年来的报道表明,性接触传播已取代血液途径成为急性乙型肝炎第一大传播途径[3-4]。本组资料中急性乙型肝炎平均发病年龄(34.82±12.55)岁,以中青年高发,分析原因可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 ·2385· 能与中青年人群处于性活跃期有一定关系。急性戊型肝炎发病年龄偏大,可能与中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弱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青壮年戊型肝炎更容易表现为亚临床感染[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显示急性戊型肝炎组低于急性乙型肝炎组,可能是由于中老年人肝脏发生退行性变,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所致。两组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均升高,符合急性肝损害表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均无明显差别,表明两组患者肝损害、胆汁淤积程度接近。综上所述,急性乙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应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重点,为此,临床工作者在临床诊治疾病之余,也应大力做好急性乙型、戊型肝炎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居民明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卫生防病等知识,进一步降低疾病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2] 黄云丽,李卓,等.急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221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8):1875.

[3] 董桂兰,施军平.急性乙型肝炎200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2):116.

[4] 何长伦,隋云华,高蕾,等.176例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4):217.

[5]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5):260.

[收稿日期:2013-12-11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