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009年秭归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7  浏览次数:126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何 梅    443600湖北省秭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09年经我县医疗机构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

1.2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2.结 果

2.1 疫情概况:2009年,全县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7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2009年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76.68/10万。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见表1。

2.2.2 性别和职业分布:男性175例(59%),女性122例(41%)。男:女性别比=1.4:1。散居儿童113例(38%);托幼机构儿童125例(42%);学生56例(18%);农民2例(0.7%);商业服务1例(0.3%)。

2.2.3 年龄分布:年龄最小7个月~30岁。病例年龄以6岁以下为主,共245例(82%)。

2.2.4 地区分布:城区163例(54.9%);乡镇134例(45.1%),全县共12个乡镇,8个乡镇有病例报告。

2.2.5 病原学监测:采集疑似手足口病例咽拭子及粪便标本10份,宜昌市CDC实验室确认6例,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

2.2.6 疫情防控:①组织管理: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县疾控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和消杀工作指导小组。采取健康教育、疫情监测、临床救治、消毒隔离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消杀和防控工作的指导。②开展培训:对全县各卫生院院长、防疫组长、医务组长及县人民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及县疾控中心的全体业务人员、各托幼机构的园长和保健医生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③健康教育:印发了大量的手足口病宣传资料发放给婴幼儿及学生家长,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开辟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于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我国在1981年始见于上海[1],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等特点[2],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3]。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2008年安徽某地出现暴发流行并有20余例死亡病例以来,该病引起了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4]。

2009年我县手足口病病例疫情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全年都有发病,4月份为最高峰。以﹤6岁的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中2~3岁年龄组最高。发病人数中男童多于女童,群居者多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与国内的某些报道一致[5]。

人是引起手足口病EV的惟一宿主,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及粪便中即可检出病毒,发病后1周内阳性率最高。无论是EV感染的有症状患儿还是无临床表现的隐性感染者,均是重要的传染源,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鼻咽部分泌物、疱疹液及其污染的手、食物、衣物、日常用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传播。流行强度大,传播快,且至今尚无疫苗预防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加强卫生知识的宣教,切实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局部暴发疫情的有效控制,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具体措施如下:①构建严密的监测体系,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发现手足口病例,应按《传染病信息管理规定》,24小时进行网络直报。②发生流行或者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③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控措施,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洗净水,喝开水,吃熟食。④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督导检查,要求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病例立即通知家长送医,痊愈1周左右后方可返学。全面落实托幼机构全园的消毒工作,每天进行消毒1次,并作好消毒的记录。⑤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手足口病新的诊断标准的培训,提高疾病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