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14-05-08 浏览次数:1089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也在高速前进,医疗和护理两个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医护关系在医院工作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护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时也是医院人文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既是医德实践和医护人员医德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为患者解除疾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1 现行医护关系存在的问题 医生与护士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医疗和护理的主体,而医护关系的和谐统一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医疗和护理的关键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护关系受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医护配合的默契度下降,导致医护关系变得复杂,矛盾凸显。
1.1 医护角色差异:医疗和护理是医学上两个不同的专业,医生与护士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医生和护士在医院工作中均有自己独特的角色功能,并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工作。医生和护士都属于医疗工作者,在地位上,工作重要性上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护关系。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矛盾重重。在传统观念中都认为,护士是医疗工作中的配角,是被动的执行者,“重医轻护”普遍存在。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期望护士能够了解医生对疾病的治疗过程,迅速地执行医嘱,能及时而详细地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和心理疏导工作,以保证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医生的救治做好准备工作,而护士期望医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做各种临床处置确切、迅速,尊重护士、树立和维护护士的威信,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护士提高医学知识水平。但是,因为医生和护士的专业背景、知识技能、专业特长的不同,使他们在医疗活动中的工作重心有所偏移,医生和护士对对方的地位互不认同,互不满意、互相抵触。据统计,78.8%的护士认为在患者康复中医护同样重要,但是仅有31.4%的医生认为医护同样重要[1]。多数医生认为治病救人主要是依靠医生而不是护士,认为医生都是学士、硕士、博士学历,而护士只有专科或本科学历,护士只是为医生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可有可无,忽视了护士的重要性,从而医护关系紧张。
1.2 医护沟通不畅:在医院里,护士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良好的医护互动是保证医疗过程完整性的基本条件,医护之间要不断传递和及时反馈治疗信息,保证医疗质量。根据调查显示,由于医护专业技术协调、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占60%~7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究其原因,是护士受传统观念、学历等影响,缺乏自信心,不想主动与医生交流,学习。当前,医护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承受着精神压力,情绪比较消极,阻碍了医护关系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彼此都强调对方的错误,互相推诿,谁也不想承担责任,最后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给医院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一位护士在值夜班时就发现女孕妇的羊水颜色不正常,但是值班护士没有及时向医生汇报,后来医生问起患者的情况时,护士才告知,医生果断的对孕妇实行了剖宫产术,幸好母子平安,没有酿成医疗事故[3]。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和护士沟通不畅,协调程度不够,双方之间互不支持、互不理解、互不尊重,使医护之间产生不信任感,最终影响了医护关系的和谐。
1.3 医护制度不健全:医护关系造成今天的紧张程度,在于多数医院缺乏规范的、系统的医护制度,致使医生和护士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医生和护士应当有严谨的规章制度来遵照执行,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坚持以制度管人,并注重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医院里,要经常做到平时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形式。比如规定医生应在几点查房,几点查房结束。护士及责任护士应随医生及科主任整体查房,查房时主治医生应向查房人报告病情,责任护士要报告患者病情动态,并要有记录[4]。上述情形要求医院应该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医生及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并有组织机构进行监督,对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好的,应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医护管理,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涉及到医生和护士切身利益时,应按照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发挥医生和护士的长处,明责放权,激励医生和护士的信心和干劲。如果产生纠纷和冲突,院方要认真分析原因,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处理发生的问题,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
2 新型医护关系构建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医护和谐共处是医疗活动的中心环节。医护关系既是医德实践和医护人员医德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医护共同解除患者病痛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应以医护互相支持、共同合作、坦诚相待的道德规范为基础。通过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调动医生和护士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及认真态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效能,使医护关系建立在“交流—协调—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2.1 保证医护质量:医护质量主要是指医生和护士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做到高水平治疗及高质量护理。新型医护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降低医院成本、减少医疗费用。2002年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良好的医护关系对提高药品的使用质量、改善疗养院患者的行为障碍会产生有益影响[5]。在新型医护关系下,要求医护之间要不断交流治疗信息,即在医生正确的指导下,护士既要从医疗工作需要出发,执行医生的意图,正确理解医嘱,并严格执行医嘱。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生要通过护士来贯彻实现诊治,护士要营造适合治疗的条件和环境,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由于现实生活中,疾病的类型不同,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不同,治疗手段和救治的方法也不同,医生和护士在医疗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关系,主动配合,行动迅速、准确,对有思想顾虑的患者医护之间必须言谈一致,配合默契,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医护切记在患者面前互相埋怨、互相推诿。医护之间要向着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树立医护的新形象,提高医护质量,保证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
2.2 减少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医院医生的治疗产生质疑,而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医疗纠纷是医患之间最不想发生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事与愿违,医疗纠纷在我国各个医院还是屡见不鲜的,给医院及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护之间的不协调,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信息阻滞,交流不畅,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期。由此可见,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在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护士短缺的问题,所以在选择护士时就降低了专业标准,致使有些护士不能够充分理解医生的医嘱,自己独断专行,最终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新型医护关系构建下,医生和护士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一切以患者康复为目的,时刻记得患者的康复安全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在新型医护关系下,要求医生理解、支持、尊重护士,因为护士受教育的程度低于医生,所以医生不要挫伤护士的自尊心,解除护士的自卑心理,改变护士的从属地位,建立医护完全平等的关系,达到医护之间相互信任、思想一致、行动统一、加强配合,减少医疗事故,创造医护和谐的医疗环境。
2.3 防止角色偏差: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角色定位非常重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负有什么样的职责。在医院的医护关系中,医护由于教育、制度、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的不同,使医生和护士在医疗工作中也可能出现“角色偏差”[6]。医疗护理属于两个领域,在两个领域之间缺乏对专业的了解,造成专业间的误会。在临床中,医生的诊断过程和护士的护理过程是有区别、有联系、有分工的共事过程。医生不能抹杀护士的工作成绩,不能轻视和贬低护士,要在患者中树立护士的威信。护士不能在心理上、行动上看低医生的诊治手段,不能诋毁医生在患者中的形象,要使患者充分相信医生的医疗技术。据资料统计,美国两亿人口有260万名护士,仍然在喊“护士短缺”,而我国13亿人口有136万名在编护士,换言之,美国是每千人有13名护士配置,而我国是每千人1名护士配置[7]。由此可见,我国在如此不安全的护士配置条件下,医护关系更应和谐共处。因此,在新兴医护关系构建下,要求医护之间要做好各自的角色内容、期望行为以及职责分工,使他们在医疗活动中的角色不能出现偏差,要形成平等的医护关系,相互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共创良好的医疗质量。
3 新型医护关系构建的实现途径
随着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的日趋增强,医护之间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构建新型医护关系是目前国际上先进医学思想强调的一个指导原则。关于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医护之间的关系,吉师服务与被服务,又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始终树立“患者第一”的原则,充分维护医院的形象。
3.1 明确医护职责:目前,医院内部医护的管理模式是把医护工作人员整合在一个团队内进行管理,但是,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之间各自的职责还是分工明确的,护士不能擅自做主,对患者进行诊治,医生也不能主动改变护理规则。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明确的临床诊断和制定出可行的治疗方案。而护士则是要对医生的遗嘱认真地执行,协助医生治疗和人性化护理患者。由此可见,医生和护士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地位,明晰二者之间既独立又联系,既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补充,又互为独立。
3.2 增进医护沟通: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对医护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工作能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就需要医护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实际上,医护工作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医护之间能否有效的沟通,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比如当医生与患者之间产生治疗上的误会,就需要护士进行调节,消除误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治疗。增进医护沟通是保持医护关系和谐的基础,医护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充分交流、互不到位。另外,医护之间在制订医疗或护理方案时,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疾病的救治,又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积极为对方排忧解难,共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既达到提高双方的业务水平,又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进医护沟通,达到信息流畅是促进医护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
3.3 加强医护管理体制:医护关系的和谐也需要在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证。把医护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医院内部的分配制度上应体现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医护制度、奖金分配制度,通过不同的途径体现医护的价值。在医院的政策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医护合作,从领导层面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医护管理。加强护士执业的准入管理制度,促进护士队伍建设,创造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因此,加强医护管理体制是重中之重,因为,医疗过程具有很强的完整性,需要一个医护间不断交流信息的过程。但是,目前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了整个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医疗质量的管理成本。这就需要制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对医护进行绩效评估,并以此作为工资、奖金、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评优等的参考。让一户在规范的管理体制下,积极的、和谐的进行医疗工作。
3.4 提高医护自身素质: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关系到医疗效果,还关系到医疗纠纷及医德、医风建设情况。因此,医护人员要通过不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素养,增强医护间的信任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要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人格和稳定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为对方着想。医院应创造机会让医生和护士多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各自专业的前沿问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逐渐建立起跨专业的医护共同语言。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克服急躁情绪,努力矫正个性弱点,吉师疏导不良心理,以免延误对患者的治疗。为此,医护之间要非常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医护关系的和谐是每个医院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医院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医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构建新型的医护关系非常必要。在整个医疗当中,医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护工作的和谐,同时也关涉到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构建互相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新型的、和谐的医护关系,是每个医院的迫切需要,是发挥现代医院的整体效应,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每个医院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
4 参考文献
[1] 徐群燕,应立英、王惠琴.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关系评价的差异性调查[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6,21(22):9.
[2] 冯玉凤.医护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96.
[3] 唐 翠,祝 嘉.妇产科医院医护关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7):344.
[4] 陆红艳.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新思路[J].吉林医学,2010,31:5682.
[5] 苏秀群.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65..
[6] 王 丽.医护合作的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16):2542.
[7] 金丽顺.医护关系中角色期待的主要原则及改善技巧[J].吉林医学,2007,28(8):1047..
[收稿日期:2013-09-16 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