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卫生管理学》

医疗器械及物品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质量评价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195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潘向红  吉林省肿瘤医院供应室,吉林长春130012

医疗器械清洗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以下。清洗的程度至少应达到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去除有机、无机污染物、灭菌后达到无菌要求。我院于2007年6月开始,由传统的人工刷洗改为全自动超声清洗机机洗。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清洗目的,我院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以满足国家卫生部于2009年12月正式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剂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清洗方法改进

1.1 改革措施:由专人负责清洗。在《条例》[1]公布以前,我科采取轮班清洗,流动性较强,护士的操作水平有所不同,不能完全达到操作要求。自2009年12月,由护士长指派专人负责清洗工作,能够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负责。清洗剂的使用一般原则是根据污染物成分来灵活选用,要有针对性选择清洗剂达到最佳清洗效果[2]。我院采用3M公司的多酶清洗剂。酶具有不稳定性,且不能多次重复使用。以前考虑到科室的经济效益,每周更换清洗液2~3次,这可能造成多种有机物溶解于清洗液中,使酶的去污作用再重复使用过程中早已消耗殆尽,不能达到彻底清晰的目的。现在清洗组的护士每天更换超声机的清洗液,水温控制在41℃,含酶清洗液配置后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8 h,配置浓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配置[3]。带有关节的器械全部串在器械串上,以保证打开轴关节,如止血钳、剪刀、卵圆钳等器械;换药碗每个之间垫上隔离圈,使其充分浸泡在清洗液中[4]。每天及时更换防锈润滑剂,避免重复使用,减少二次污染。

1.2 效果监测:由专人负责每日质量检查及监控,及时发现清洗不合格的器械,提高了清洗质量。通过主观目测和蛋白质残留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检测[5]。主观目测判定:通过肉眼观察以下指标来判断。清洗后的器械、物品表面光滑,在10倍放大镜下器械表面无粘附用机械方法可剥落的污物,器械表面无洗涤剂和影响金属光泽的污物。达到以上标准的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6]。蛋白质残留检测:采用基于双缩脲反应原理检测残留蛋白质的测试管Pro-tectM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采样和监测。方法:将专用的增湿剂在棉签上点4~6滴,棉签湿润后在物体表面上进行采样。采样后将棉签放到Pro-tectM里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快速震荡至少5 s,将Pro-tectM放入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温度37℃,时间30~45 min,培养结束后对比Pro-tectM上的对照色记录颜色。

2 结果

在清洗组改革前后,分别随机抽取100件物品进行监测。改革前主观目测清洗质量不合格率为5%,蛋白质残留试验阳性15%。改革后主观目测清洗质量不合格率为0,蛋白质残留试验监测阳性为1%。

3 讨论

重复使用的受污染医疗器械,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和灭菌再生,而受到污染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是医院再生物品工作中重中之重,器械的清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灭菌效果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器械使用后残留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蛋白质黏液等都会有效阻止微生物与消毒气体的接触,使细菌产生保护膜而直接影响消毒的效果,即使灭菌后也极易产生异物微粒,分解产物等。因此,彻底的清洗是消毒物品的最基本要求,对必须灭菌的物品更至关重要。通过改革,我科改善了器械清洗不彻底的现象,提高了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严把质量关,专人清洗、专人监测、专人抽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清洗方法;加强全科同志的素质教育,强调不要只注重清洗过程而不注重清洗质量,不要只重视表面而忽视隐蔽的部位,更不能错误地认为清洗彻不彻底无关紧要,可通过高压灭菌达到目的。通过以上措施,我科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文珍.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6,16(4):410.

[2]叶树林,王华生,孙雪莹,等.医疗器械洁净度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4):421.

[3]李六亿.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10):1253.

[4]钟秀玲,程隶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12.

[5]李大忻.医疗器械表面蛋白质残留量测试结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77.

[6]欧少瑛.腹腔镜手术器械灭菌的方法和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8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