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用药观察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1037次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由多种肠道病毒(包括EV71和柯萨奇A16)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感染该病的患者多为婴幼儿,其中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1]。该病的重症患儿如救治不及时常易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等,出现这些并发性疾病后病死率较高,因此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抢救,通过加强临床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在主要是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用药观察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感染科病房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年龄3个月~6岁。患病时间为4~6 d。3例死亡患者年龄分别为3岁、4岁、6岁。患儿主要病史为:持续发热,患儿体温一般在37.6~40℃之间;患儿的口腔、手部、足部、臀部以及肛门周围出现有不同程度的红色斑丘疹或疱疹。其中45例患儿的皮疹较轻,水疱疹少,只可见少量斑丘疹,全身毒性症状较重,45例在院外私人诊所就诊3 d以上,病情无好转而转入我院就诊。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较高,超过15×109/L,患儿均出现四肢抖动、精神萎靡、易惊,全身无力,部分患儿出现呕吐或是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入选患者均符合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
1.2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遵医嘱予吸氧,20%的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适当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降低炎性反应及利巴韦林抗病毒,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小儿氨基酸补充营养,10例患儿进入ICU行机械通气,抽搐严重者予水合氯醛或鲁米那或地西泮镇静。并发心肌炎者予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
2 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47例患儿能成功治愈出院,有3例死亡病例,死因为并发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
3 护理
3.1病情观察:对患儿进行体温和血糖监测。高热时用药后或物理降温后每小时监测体温1次,抽搐用镇静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根据患儿呼吸情况调节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如神志变化、肢体抖动、抽搐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瞳孔情况、颈部的抵抗程度等,均能反映患儿的神经系统受损情况。此外,应注意观察循环状况,如肢端温度、甲床颜色变化等,如呼吸浅促或呼吸节律不齐、肢端冷、口唇甲床紫绀、皮肤出现花斑、血压偏低、脉氧偏低、心率快等均提示患儿病情严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加用强心利尿药等,及时转ICU行人工机械通气进行进一步救治。
3.2用药护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其病情变化迅速,因此入院后用药需要及时准确。本地区患儿发病初期通常不直接到门诊诊治,而是在院外小诊所治疗,病情无好转才入院。因此,患儿入院后应15 min内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同时采血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血培养等,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对高热者应优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液,同时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争取短时间内把体温降到38.5℃以下,辅以物理降温,冰敷头部保护脑细胞,持续发热难退者采用退热贴,其次是甘露醇降脑压,第三是发热39℃以上超过3 d天者应及时静脉滴注用丙种球蛋白,抽搐者予水合氯醛灌肠或肌内注射鲁米那针或肌内注射地西泮针,应用镇静药后应注意患儿咳嗽、咯痰、吞咽情况、有无食物反流等,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备好吸痰用物,若患儿出现有痰液,应该及时将痰液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甘露醇、利尿药者应注意观察电解质变化,如患儿出现表情淡漠、腹部胀气等应注意有无低钾、低钠,及时抽血复查电解质。使用强心药后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其他还有用药后过敏反应等。
3.3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很重要,3例死亡患者中,有2例患儿活动前呼吸平稳,无心力衰竭,起床活动后约10 min即刻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口唇甲床紫绀,听诊两肺布满湿性啰音,烦躁不安,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患儿皮疹引起皮肤存在一定的破损,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予宽松、柔软的衣服,必要时外涂炉甘石洗剂可起较好的收敛作用。高热者多予患儿饮水,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
3.4饮食护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食欲不振,患儿多数会拒食,家属及护士都应安慰患儿,鼓励进食,食欲不振或呕吐者先予白粥水,患儿食欲调节起来后逐渐给予牛奶、豆浆、肉粥,少量多餐,餐后予温开水或淡盐水,以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呕吐严重者或进食量不足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静脉补液。
4 小结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严重,病情变化快,加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不健全,体内调节平衡能力差,容易出现死亡。患儿年龄越小病情往往越容易被家长发现,而年龄较大的患儿因为活动能力较强,进食量也相对较多,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家长才容易发现,就诊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症状,及时发现重症患儿,配合医生开展有效治疗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护理关键在于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密切观察,进行护理干预。强调绝对卧床休息,因为活动后可消耗机体的热量,引起患儿疲劳,不符合重病静养的机体休息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病情加重,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合理调节饮食,患儿进食量增多表示病情已好转,但仍应注意观察,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使患儿能痊愈出院。
5 参考文献
[1]高慧萍, 孙梅花, 王立静.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0,32(10):16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治疗指南[J].传染病信息,2008,21(3):Ⅲ-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