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方剂临床研究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89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秀丽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研究生(221003)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中医方剂学是运用中药使辨证论治具体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有基础又有临床的桥梁课。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后汉书•刘梁传》说,“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可见,方指药方,处方;剂指调和调配,“方剂”的原意是指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成方。《汉书•艺文志》最早对方剂的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方剂学研究的内容是以中药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内容为基础,方剂学的核心是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涉及中医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与各门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同时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渗透,也是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的工具。
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扬,现代的中医也借鉴了西医和其他学科的长处,为中医所用。应该说,现在的中医水平比过去更高。同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有很大的空间为病人配药,这是中医的优势。
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有两三味药,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两汉时期,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处方理论。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汉末,由于疾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天救标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在隋唐时期,与仲景之书齐名。陈氏清楚认识到:伤寒与天行瘟疫为异气所感其病因不同,方药各异。前者多用麻、桂之辛温,后者多用葛根、白薇、黄连、黄芩之辛凉和清热解毒。其疗“伤寒及温病……内淤有蓄血者”之芍药地黄汤。即日后之犀角地黄汤,首开温热病解毒、凉血、化瘀之先河。
近年来,方剂学的迅速发展,对当今世界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作为流感的一种,也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治法宜宣散如麻黄汤。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而治疗的前题是辨证。麻黄汤组成: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甘草3g。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得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桂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回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由于流感和瘟疫都有“温”和“燥”得特性,一般都会发生在春、秋两季或季节之交,同时,发生区域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时尚有着密切关系。总之,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就是辨证施治,完全根据患者具体病症的表现、脉象、舌苔等中医手段进行有效和资料,同非典疫情类似,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能收全功。
我院近期研制并生产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抗甲流汤),250ml/瓶,40ml/次,2次/日,连服3日,效果显著,深受大众欢迎。
作为一名新世纪得医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