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药学》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发表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103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吴国海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人们传统思想认为中药不良反应(ADR)少,甚至无ADR发生,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来有关中药ADR的问题突出,中药ADR的报告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观念必须改变。中药ADR可分为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胎、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还有内分泌失调与功能紊乱等其他ADR发生。

1 导致中药产生ADR的主要原因

1.1 药材因素

1.1.1 来源不同 中药有伪品存在,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品种较多,而地方用药习惯的不同也造成一些差异。如山豆根在北方是防己科蝙蝠葛的根茎,而在南方则是豆科的柔枝槐的根。同样名为天花粉却有20多个品种等。

1.1.2 药材污染变质 药材在种植、加工、运输、保管过程中各种不妥当方式也能引起用药后的不良反应[1]。如药材在种植过程中施放农药过量,使农药积蓄,在运输过程中受雨淋,贮存过程受潮变质等。

1.1.3 炮制 通过正确的炮制方法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如果炮制不当,使天南星、半夏、川乌、草乌等中药的毒性减少不足,就易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如川乌含有的乌头碱是毒性很强的双酯型生物碱,经4~6 h煮制处理,则生成醇胺型生物碱——乌头胺[2]。

1.1.4 药材本身含有毒性成分 如雷公藤所含雷公藤毒性生物碱,对胃肠道有局部的刺激作用,而吸收后则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肝、心的出血与坏死。另外,如桑寄生这类寄生植物,本身没有毒性,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就会产生毒性。

1.2 使用不当

1.2.1 辨证用药不当 辨证用药、因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中医典籍中有“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茸、枸杞皆是砒霜”的记载。这个“当服”与“不当服”就是指辨证,同是感冒就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不同。以前出现的马兜铃酸和龙胆泻肝丸不良反应事件,就属辨证用药不当,否则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1.2.2 服用不当 服用不当指用药过量和用药时间过长,超量服用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龙胆泻肝丸有关小通、大黄、柴胡等成分,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管酸中毒。如长期服用铅粉可引起慢性铅中毒,造成肝肾损害;将香加皮当成地骨皮用,会引起洋地黄样中毒等,应避免误服误用。

1.2.3 煎煮不当 中药的煎煮有先煎、后下、另煎等方法,煎煮时间也应根据药物的需要而长短不同。如山豆根会因为煎煮时间过长而增加毒性。

1.2.4 个体差异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及其所处的环境,会使个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产生差异。

1.3 相互作用

1.3.1 中药相互作用 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如人参与藜芦,丁香与郁金。另外有些食品也会对药物有不良影响,服用一些药物时要避免同时服用萝卜、醋、苋菜等,如茯苓不能和醋同用。

1.3.2 中药、中成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药、中成药和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也易引起不良反应。如含有麻黄素的小青龙汤、麻黄汤和优降宁、苯乙肼合用可导致高血压危象。朱砂类中药天王补心丹、柏仁养心丸等与含甲基结构的药物如茶碱、心得安等同用易生成甲基汞,造成汞中毒;朱砂与溴化物、碘化物合用,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

2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控力度 除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药品质量外,还应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监测机制和模式;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的管理,合理阐述药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因商业利益驱使而回避不良反应、禁忌等警示性内容;大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

2.2 树立中药双重作用思想 客观认识中药的毒性,摒弃中药无害思想,建立中药ADR的观察和报告制度,加强对中药ADR发生规律的机制研究;正确使用中药品种及其炮制品,加强中医药之间的沟通,让临床医生知道使用的是正品还是替代品及其相应的质地、炮制质量,方能保证使用剂量的合理;避免使用伪品及未批准的代用品和被污染的中草药;加强中医药人员素质的培养,准确辨证组方,合理配伍,了解中药的组成成分,避开配伍禁忌;剂量疗程要与病情相适应,中药使用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可盲目加大,有毒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中病则止,不可久用,防止积蓄中毒;临床确需超大剂量或必须使用毒性药物时,要先了解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措施;使用中成药时,避免相同药物的叠加。

2.3 合理使用中药及其成品制剂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应用中药时,首先考虑给药剂型,全面衡量利弊,相同活性成分中药能口服的尽量不用注射剂,倘若必须使用其注射剂时,则以非静脉用药为首选,有报告中药注射剂中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为非静脉用药的9.2倍[3]。此数据未必具有普遍性,但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远高于非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是不争之事实和客观存在的。

3 讨论

总之,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首先是有些医生用药不当;其次是病人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人不遵守医嘱和治疗原则,以及药物使用方法不当而自行服用不对症中药和成品药,或过量持久用药;另外,药物本身的来源、加工炮制、制剂方法、配伍、给药途径、剂型以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不当相互影响和排斥等都会引起不良反应。了解中药的组成成分,准确辨证组方,合理配伍,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宣新中.试议影响中药质量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药业,2004,3(10):61.

[2]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399.

[3] 周践,郭代红,和培红.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3(6):36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