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药学》

《方剂学》在中药学专业中位置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12  浏览次数:83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高运玲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400065

潘正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400065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方剂学》是沟通中医基础课和中药专业课的桥梁,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医药院校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课程。

1 《方剂学》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1.1 《方剂学》教学现状 目前的教学现状主要是进行常用方剂组成、功用、主治到方解、临床运用的固定格式,而这种情况极易使学生思维混淆,以至于有人认为方剂学就是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有关知识进行综合的课程,致使方剂学课程的核心精神在授课时得不到很好的阐述。

《方剂学》专业特点不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中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药品贸易、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除少数分配在教学、科研单位外,大多数就业于中药经营、生产等单位,故其学习的《方剂学》教材不仅应有组成、主治、功用、方解、使用注意等与医类相同的内容,尚应有体现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内容,如方剂的药效、药化、毒理、新剂型等方剂现代研究进展。

1.2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方剂学》教材的构成来看教学内容,每一章章节的概述部分除本章定义外,均为中基、中药内容;具体到每一方剂,组成、功效可归于中药;主治与临床应用归于中基、中药;真正属于方剂学独有的就是组方原理。

2 《方剂学》教学需协调的关系

《方剂学》构成的3大板块,一是组方原理;二是与基础课(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的联系;三是如何与中药学专业的后期课程紧密联系。三者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才构建出一个合格的中药学学生。怎样处理好《方剂学》与基础课程、《方剂学》与中药专业课程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药学各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直接面对临床,而大多从事中药研发、药剂、新药推广等行业,因此,对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熟悉配伍技巧,能够在今后工作中正确地遣药组方、研制新药、进行复方系统研究,了解复方新药。要达到这些目的,药对的配伍应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方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1 与基础课的关系 《方剂学》中不论是每章节中的概述部分还是各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部分都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课程紧密相联,而且占据了大量篇幅,抛开基础课程是无法进行方剂学学习的。

2.2 为后期课程做铺垫 《方剂学》的教学结束后,学习就进入了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中药学各科以及教学实习检查反馈的信息表明,不少学生的《方剂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非但辨证立法选方的能力欠缺,而且临床常用代表方剂的组成、配伍意义、功效和主治亦掌握较差。这是《方剂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为后期课程做好铺垫。

2.3 突出本课程的重点 《方剂学》的重点在组方原理上,它阐述的是多味中药的配伍规律、协同作用。全面掌握重点讲述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意药物的配伍意义,对组成或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异同点。围绕药物解释方中用药的合理性,从方剂配伍角度分析方剂配伍方法。讲授时必须突出方剂组方配伍方法与思路,从中探索规律、掌握规律、应用规律,以规律引导学生应用方剂。

开设《方剂学》这一承上启下的课程,其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合格率偏低,就业后在实践工作中应用能力偏低的局面;从事经营销售者,可以指导患者正确选用中成药,“合理用药”、“辨证用药”;从事新药研发者,从只知“药效+药化+毒理”的西药研制思路,不能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结果是药物“创新”,临床“无效”,转变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所学知识研制开发新药的内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