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医学》

痹病的临床中医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12-06  浏览次数:111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周宇     628302 四川,广元市剑阁县武连中心医院

1 特点及病因

痹病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以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病因是各种原因所致人体虚损,在较长期感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于关节、肌肉,以致气滞血凝、血脉挛急,致使关节、肌肉气血痹阻而反复发作。

中医对痹病的认识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凡是寒冷湿的因素作用于人体都可引起血脉、肢体、皮肤、肌肉的收缩挛急,而热的因素则造成松弛、伸张。《内经》认为风寒湿之邪外袭人体,可以导致血气凝结,外邪与凝结的血气相搏结,就会导致寒性关节痛的发作;说明外邪是发病条件,关键还在于患者经常感受风寒湿邪,不能及时祛除外邪,为外邪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观点已经与今天的西医学观点接近。

2 临床表现

初期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好发于指关节或背脊,晨僵活动不利;中期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活动时疼痛;后期关节变形僵直,周围肌肉萎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3 辅助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病变发作期血沉加快;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刺改变等。

4 中医治疗

4.1 中医辨证分型 痹病有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瘀互结、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型,但临床常常是相互夹杂。临床上以肾虚、风、寒、湿、痰、瘀兼杂致病者居多。治宜祛风散寒除湿,益肾化痰祛瘀。

4.2 基本方用 补肾祛寒治痹汤(《方剂心得十讲》)川断15 g,补骨脂12 g,淫羊藿12 g,独活12 g,桂枝12 g,制附片12 g,赤芍10 g,白芍10 g,苍术10 g,牛膝12 g,威灵仙15 g,骨碎补12 g,知母12 g,防风12 g,伸筋草25 g,熟地黄15 g,麻黄10 g,松节12 g,炙穿山甲10 g,自然铜12 g,以500 ml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服用,2日/剂。

4.3 辨证加减 畏寒怕冷较甚,遇寒痛剧者,为寒湿重症加细辛、制川乌、制草乌等以散寒止痛;以上肢为主者去牛膝、独活,加姜黄、羌活、桑枝等引药入上肢;筋脉拘急较甚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仁、木瓜等以舒筋缓急;脊背强直、关节不利者,去松节加狗脊、鹿角胶、羌活等以利关节;挟痰瘀互结,兼见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疼痛固定,痛如针刺,舌质紫暗,苔白腻者,加血竭、乳香、没药、苏木、红花、白芥子以活血祛瘀;若兼肝肾阴虚,而关节畸形,局部灼热疼痛,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去独活、桂枝、附片、苍术、松节等温燥之品,酌加山茱萸、生地、淮山药、黄柏、地骨皮、银柴胡、青蒿等滋阴清热;兼气血两虚而行动艰难,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加黄芪、人参、当归、丹参等以益气补血。邪郁发热,兼见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或有发热恶风,有汗不解,口渴、便干、尿赤、舌赤、舌红苔黄、脉浮数者,去苍术、淫羊藿、松节、附子,酌加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炙马钱子等清热解毒或致用泽补汤。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50岁,农民。十余年来,开始时全身各关节疼痛且伴时有腰痛僵直感,弯曲受限,关节肿大;现弯曲受限程度增加,各手指呈梭形杵状指,右髋关节疼痛牵及右腰疼痛,外展受限,走路困难,疼痛发作时卧床不起,若遇冷水或吹风下雨天气而疼痛加剧。经多处治疗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骨质增生,服骨刺平片、骨髂风痛片及中药具体不详,效果甚微;后又经住院补液理疗等症状好转后又复发。于2004年2月来我院就诊见舌苔白厚微黄,略腻,舌质略暗,脉象沉滑,尺沉略细。四诊合参诊断为痹病,辨证为肾虚风寒湿瘀兼杂,治宜补肾祛寒,散风除湿,化瘀通络。处方用:补肾祛寒治痹汤加鹿角霜10 g,制附片10 g,海桐皮15 g,以450 ml水煎服,2日/剂。三余剂后各关节痛略有减轻,上方略加减服用30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腰痛减轻,僵直消失,再连续服用20剂后诸症消失。临床随访两年未发。

6 按语

痹病为难治性疾病。以本方治疗缓解后,应继续使用补肝益肾,益气血的方药,以培补正气,巩固疗效。本病在治疗中常用雷公藤与马钱子。二药均为剧毒之品,马钱子应用传统方法严格炮制后,谨慎使用,用丸散剂,每日用量一般为0.3~0.6 g,雷公藤的用法是随制剂的不同而异,入煎剂,带皮全根,每日用量为10~12 g,去皮根心木质部每日15~25 g。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