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1009次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性发作的胃肠道综合征,无明显的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FD发病率约占总人群的20%~40%,占胃肠病患者的20%~30%[1]。西医将其分为动力障碍型、溃疡型和反流样型,采用对症治疗,疗效不稳定,易复发[2]。本病在中医上属胃脘痛、痞满症、嘈杂等范畴,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将FD分为5种分型:肝郁气滞行、肝郁脾虚型、肝郁痰湿型、饮食积滞型和寒热错杂型[3]。我院消化内科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FD 1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36例FD患者,男61例,女75 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符合RomeⅢ标准,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糖尿病、肝病、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嗳气、腹胀者餐前15~30 min口服西沙比利(西安杨森,5 mg/片),1片/次,3次/d;腹痛、胃酸口服奥美拉唑(阿斯利康,10 mg/片),2片/次,2次/d。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药用柴胡9 g、白芍10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肉豆蔻15 g、枳实9 g、山楂12 g、炙甘草6 g,其余随症加减为:腹胀加佛手10 g、党参10 g,反酸加海螵蛸30 g、黄连5 g,嗳气加莱菔子10 g,纳差、厌食加鸡内金10 g、炒麦芽15 g。1剂/d,煎汁 400 ml,分2次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停药后观察1个月。 1.3 疗效评价: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疗效评定标准,按症状的轻重程度计分:①无症状,0分。② 轻度,计1分,症状轻微,不影响工作。③中度,计2分,影响工作生活,但尚能忍受。④3分,症状严重,工作不能继续。显效:积分降低80%以上;有效:积分降低50%~80%;无效:积分降低50%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1%,高于对照组的6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2 症状改善比较:两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评分下降更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3 不良反应及停药反弹情况:两组服药期间均有腹泻、口干、皮疹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停药1个月后,对照组8例复发(17.0%),治疗组2例复发(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FD发病率高,机制复杂,其中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及心理、神经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使用胃肠动力药、抗酸药、针对 Hp的抗生素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西沙比利是促胃肠动力药,是当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首选药物,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持久抑制胃酸分泌,但单纯使用西药,治标不治本,脾胃虚弱仍存在,故疗效差,易复发[4]。中医认为本病病变部位在胃,但多涉及肝、脾两脏,其病机在于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外邪内侵,以致肝气郁滞,脾失运化,导致脾胃失调,引起多种症状。故治当疏肝理气、和胃降逆[5]。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止痛,党参益气健脾,茯苓、白术健脾止吐,枳实理气和胃消食,甘草益气健脾,诸药合用,有养血安神、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从整体上调节胃肠功能。总之,用中药联合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FD,与单用西药相比,疗效明显提高,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于秀坤.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3):241.
[2] 鲍清华.浅析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13):59.
[3] 梁 雪.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5,26(9):988.
[4] 刘爱好.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4648.
[5] 王文秀,冯培民,范昕建.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J].西部医学,2012,33(3):612.
[收稿日期:2013-08-21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