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发表时间:2012-12-28  浏览次数:1742次

作者                        作者单位

车翔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炎性疾病,是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因其病因、病理变化复杂,不易治疗,如部分急性患者由于鼻腔、鼻咽部存在感染,有分泌物,不能常规进行咽鼓管吹张;慢性患者到了晚期更是棘手,甚至于行中耳插管都无法完全改善症状。近年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这类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的分泌性中耳炎102(142耳)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2例中,双耳发病40例,共142耳。男56例,女46例。因鼻、鼻咽部炎症不能行咽鼓管吹张68例,病程≥1个月者34例,其中曾行鼓膜切开排液或中耳插管10例。年龄18岁~68岁,病程3 d~4 a。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闭塞感或闷胀感,伴低音调耳鸣30例,伴头痛8例。部分患者听力减退和耳闭塞感可随体位变化,卧位时常可好转,压迫耳屏时耳闭塞感可短暂消失。局部检查:鼓膜完整、膨隆或内陷、活动度差或消失。急性者呈淡黄或橙红色,慢性者呈腊黄或灰白色,光锥消失,其中有47耳可见液平线或气泡。纯音测听均显示传导性耳聋,500 Hz、1 000 Hz、2 000 Hz平均气导听阈在30 dB~40 dB,骨导正常。声导抗测听检查鼓室压图B型97耳,C型45耳。镫骨肌反射均不能引出。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基本方剂 黄芪15 g、党参15 g、葛根15 g、升麻10 g、黄柏15 g、白芍15 g、蔓荆子15 g、甘草15 g、志肉15 g。1剂/d,水煎200 ml,2次/d,口服100 ml/次,7剂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2个疗程,对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者加银花、连翘、薄荷、芦根,若分泌物黄色稠浊而量多者加黄芩、栀子,若伴头痛,蔓荆子加量。

1.2.2 西医治疗 鼻及鼻咽部有炎症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口服激素强的松,黏促排剂吉诺通,同时鼻腔应用减充血药物如达芬霖喷鼻或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药物治疗7 d~10 d。鼓室有积液者行鼓膜穿刺术,抽净鼓室腔内液体并注入强的松龙,液体粘稠者注入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1周后未愈者再次同法治疗。

1.3 疗效标准的判定 痊愈:患耳耳聋、耳闷、耳闭、耳鸣消失,鼓膜形态色泽恢复正常,纯音测听听阈恢复到正常水平,声导抗测试鼓室图恢复成A型;有效:患耳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鼓膜形态正常或内陷、色泽正常或混浊,纯音测听语频听力提高10 dB~15 dB,但未达到正常,声导抗鼓室图呈B型或C型;无效:患耳症状无改善或不明显,听力无提高,鼓膜检查及听力检查无变化。

2 结果

102例患者中,痊愈为78例,占76.5%;有效为19例,占18.6%;无效为5例,占4.9%,总有效率95.1%;5例无效病例中,4例为胶耳。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发病率高,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的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但大多研究倾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病因[1]。西医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鼻咽及鼻部疾病外,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是其治疗原则[2],如鼻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中耳插管等。但部分患者因鼻、鼻咽部有分泌物无法行咽鼓管吹张,有的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反复急性发作而转为慢性,咽鼓管吹张不能奏效。这些西医难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到了晚期可发生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等后遗症,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下降,甚至于手术治疗也难以解决。中医认为此病早期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慢性者主要病因为邪毒滞留,气血瘀阻所致,又与正气虚弱有关。耳为肾开窍之官,其虚在肾。肾虚则出现耳鸣、耳聋。因肾气虚,气不化水,水湿上泛而从耳出,故可出现耳内渗液。按中医的治疗原则,应采取补气、清泻、收敛之法。本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实本扶正;葛根、黄柏、蔓荆子清泻头目风热;白芍、志肉敛阴制水;升麻引药上行;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散邪通窍,又有行气利湿之功效。故该方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特别是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者,辅以合适的西医治疗,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可提高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正敏,陆书昌.现代耳鼻咽喉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88494.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4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