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80例

发表时间:2012-12-19  浏览次数:92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侯学贤                             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456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80例均符合1996年第六届胰腺外科手术会议《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其中男32例,女48例,发病年龄16~80岁,以41~60岁发病率最高,占50.9%。就诊时间为1h~20d,平均住院17.6d。本组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例,多有以下病因引起,如本组80例中,与胆道疾病有明显关系者27例,其中胆囊炎和胆石症6例,胆道蛔虫症11例;饱餐后25例;饮酒后6例;外伤后发病者1例;腮腺炎3例;病因不明者2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制酸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对肝胆实热型以大柴胡汤为主:柴胡、黄苓、半夏、枳实、生大黄(后下)、玄胡、广木香、二花、蒲公英、芒硝(冲)等;对脾胃湿热型以茵陈五苓散为主:茵陈(后下)、云苓、猪苓、泽泻、生大黄(后下)、二花、白术等。水煎200ml,降至38~40℃,搅拌后弃渣。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第一天2次,次日行经胃管注入并夹闭0.5~2h,疗效不佳者可继续灌胃1~2次,排便后继行灌肠2次/日,共持续1~2周,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调整用法、用量至停用。住院期间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住院时间。

2 结果

患者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见表1。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祖国医学“腹痛”的范畴。临床上均有急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体温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升高等特点。重症患者可引起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饮食不节,多嗜肥甘厚

腻之品而致脾胃炽热、肝郁气滞所致。应以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为主。方中生大黄、芒硝可通腑、泄热、理气化瘀,排出大量肠内细菌及毒性物质;生大黄还有广泛抗菌作用,促进肠蠕动恢复,改善组织循环,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肠管通透性,对减轻腹胀、防止腹腔感染和胰腺感染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生大黄对胰脂肪酶、蛋白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降低Oddi括约肌肌张力[2]。玄胡有活血、止痛作用,金银花、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过对两组的观察,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经中药灌肠、胃内灌注使肠功能得以尽早恢复,为肠内营养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有效的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减少内源性细菌移位,又可减轻患者腹痛、腹胀,有助黄疸消退,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日。中药的这些作用是许多西药不可替代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协同急性胰腺炎病程治疗中的各个环节,减轻毒素对机体损伤,对防止急性胰腺炎的进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两组病例治疗的对比观察情况亦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率,且应用方便,费用低,宜于推广,但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仍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辨证施治。

西医认为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亦有众多因素参与。多种病因可导致胰酶被不适时地异常激活,激活后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而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胰腺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内毒素等相互作用,致局部、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治疗中控制其病情发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抑胰、制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是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中西结合可很好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疗效,达到治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急性胰腺炎诊断及分级标准[S].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3.

[2] 刘兵,肖爱华.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33-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