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43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96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冷少平                      810007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王亚明                      810007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肾性贫血为慢性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肾病患者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新英格兰医学中心(New England Medicial Center)一项大样本回顾性临床研究提示在肾功能不全早期即存在贫血[1]。临床也称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不能刺激骨髓造血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1~2004年收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31~64岁,病程1~4年,其中慢性肾功不全代偿期16例,慢性肾功不全失代偿期16例,尿毒症期11例。对照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33~61岁,病程1~5年。其中慢性肾功不全代偿期16例,慢性肾功不全失代偿期16例,尿毒症期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2]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条件均可诊断:①确切的肾脏病史;②肾功损害;③慢性肾功衰竭的临床表现;④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高钙高维生素饮食。对照组给予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为50I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并常规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疗程3个月。治疗组给予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为50IU/kg,每周2次,皮下注射,并常规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健脾方,方药组成:人参10g,黄芪40g,当归10g,女贞子10g,鹿茸10g,阿胶10g,茯苓15g,白术10g,山芋10g,山药20g,大黄10g,甘草6g。每日1剂,疗程同对照组。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K/DOQI制定。①显效:HB>110g/L,Hct>33%,自觉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HB<110g/L,Hct<33%,但两者较治疗前有所提高15%~20%,自觉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变甚至下降。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比较:结果见表2。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①肾脏是生产EPO的主要脏器,CRF减少了EPO的生成;②CRF患者体内存在CFU-E生成的抑制因子,抑制了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血红素的合成;③CRF患者体内红细胞寿命缩短。在治疗上,目前多采用注射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但其费用较为昂贵,且容易出现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本病属虚劳范畴,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系指脾肾两虚,脾虚气乏,化源告竭,而气血大亏。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则血亦不足,脾肾阳虚之极,无以生化血液,可造成贫血,邪实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水湿、湿热、浊毒、瘀血等病理产物滞留,戕伐气血而致贫血进一步加重。在治疗上要求脾肾并重,气血并重,佐以化浊、祛瘀生血。方中人参、黄芪健脾益气,气旺则血生,当归、女贞子、鹿茸、阿胶补肾填精,茯苓、白术、山药健脾利湿,大黄通泻脏腑,泻火解毒,推陈致新,通利水湿。诸药合用,共具补益脾肾、益气养血、化浊利湿之功。现代药理证明,黄芪能促进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延长动物细胞在体外的寿命。鹿茸具有促进造血机能,尤能促红细胞新生,且有增加肾脏利尿的功能。阿胶、当归多糖能提高动物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水品,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3]。大黄则具有改善氮质血症,保护和修复受损肾组织,延缓病变肾单位进展的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具有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Waqar H Kazmi,Annamararia T Kausz,Samina Khan,et al.Anemia:an early compolication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J].Am J of kidney Dis,2001(4):803-812.

2 王海燕,刘平,张鸣和,等.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96-1399.

3 雷载权,张延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68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