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1607次
【摘要】本文对藏医药的国际国内研究的现状较深刻地分析和研究,目前藏医药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杂藏医药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做全面做了较全面论述。
【关键词】藏医药,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藏医药学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医学内涵与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藏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藏医药学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藏医药产业现代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传统藏成药的研究及新药开发稳步推进,藏医药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作为培养高级藏医药学专门人才的高等藏医药教育机构,在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下的基础上,广大藏医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藏医药人才,教育的层次规模扩展到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并举的多元化格局,迎来了藏医药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成为传统民族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一大亮点。随着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委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7〕48号)精神,甘南州甘南发展的实际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发展条例》,提出要坚持藏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藏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架起了平台。不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层面上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从事业发展经费上予以单列,保证一定的事业经费用于藏医药事业发展。同时规定要在相关卫生规划中要将民族医药纳入其中,并将各藏区藏药产业已经作为资助产业,作为民族地区卫生资源和藏医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扶持、大力发展。因此,藏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大好发展机遇。
一、藏医药的研究现状
(一)藏医药国际研究的现状
世界四大传统医药学之一的传统藏医药学,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古老的医药体系之一。自公元7世纪开始,在西藏及其毗邻地区如尼泊尔、蒙古、俄罗斯 Buryat地区、锡金、不丹、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有极大的影响,18世纪开始传播到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热潮,尤其在欧洲和北美也有着良好的声誉。
在当今回归自然,倡导系统治疗的医学风气下,藏医药在治疗某些疑难病症和常见病症方面的独特效果,为现代医药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医药学的指导思想、诊断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性方面焕发出诱人的魅力。国内外对藏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有蔚然成风之势。
随着传统医药在全球的兴起,藏药因其组方丰富、传承完整、安全可靠、疗效独特而日益受到跨国制药企业的高度关注。在国外,藏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正在成为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线索,寻求用于治疗肿瘤、肝炎、爱滋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新途径。第一个被西方社会接受的传统药品种是藏药,以传统经典藏药配方为基础的莲花 28味已成为第一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传统药,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瑞士PADMA公司,有39年历史,也是欧美惟一从事藏药产业的公司,欧美主流市场销售。该公司单一产品PADMA28,超过22种药材,有1000种活性成分,收载于瑞士处方药物标准、欧盟药典(藏药入围唯一、传统药入围唯一)。该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瑞士法郎。多年来,PADMA公司做了许多以PADMA 28为主的藏药药理药效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范围包括心脑血管、肝炎、癌症、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等方面,是国际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有关藏医药论文最多(上千篇)的一家公司。PADMA公司积极倡导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阐释其有效性。
在俄罗斯,对藏医药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末期或者更早时期,研究范围广泛,研究深刻,从藏医理论到藏药成品,从药材基源调查和成分分析到药理作用,从藏医的外科手术器材到藏医教育的曼汤挂图,几乎涉及到藏医药的全部领域,并且在藏药的现代研究方法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从十九世纪初期到1979年发表的有关藏医药方面俄文文献和出版的俄文书籍共有433篇(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藏医药研究文献更多达数千篇。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在亚洲,最具现代化研究特色的藏药研究当数以色列最好。以色列拥有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传统藏药研究机构--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该中心和瑞士白玛Padma AG公司合作,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统藏药方面做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戴维艾森伯格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季刊》上发表的后来被称为“交替治疗法”或“非传统治疗法”的文章,使藏医药等自然医学得到了美国大众的热衷,推进了传统藏医药在西方社会的传播进程。
1998年11月,“第一届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要就传统藏医药的现状和实践、临床验证、文献研究、精神疗法在藏医中的应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名学者参加,交流的论文100多篇。“第二届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 11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盛况空前,为促进藏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推动传统藏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医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追求健康,抵御疾病”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从藏医药文化在西方世界传播历史,我们深刻体会到藏医药正在成为人类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
目前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构成的药品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对中草药和中药制剂的需求也迅速增多,欧共体国家现有生产植物药的企业2000余家,1992年天然药物的销售额已达17.6亿美元,1998年达到22亿美元,5年平均上升30%以上,近几年欧共体的植物药的市场发展快于化学药品,如英国自1987年以来植物药的购买力上升了70%,法国亦上升了50%,而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年的销售额已达到2500亿日元。经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天然药物由于毒副作用较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藏医药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藏医药国内研究的现状
(1)在藏医药教育方面,藏医教育逐步走向正轨,以正规学历教育和在职进修培训为主、民间师带徒带教为辅的格局已经形成。西藏建立有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学校“西藏藏医学院”,同时在青海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省区也建立有藏医药教学机构。开设了藏医药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和成人大专等的层次学历班。另外,在各地藏医院还积极发挥老藏医的传、帮、带作用,安排了一批中青年藏医药骨干人员通过师徒传承的跟师学习,继承和发展藏医药学。每年从上述教学点毕业出来的学生有千人左右,毫无疑问,这必将为藏医药的传承,乃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医疗卫生方面,各个藏区都建立有当地的门孜康“藏医院”,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藏医院进行了各别分类,设立内科、外科、五官科、妇儿科等科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现代诊疗设备和管理理念,并在保留了传统的诊治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深受藏区群众的欢迎。
(3)在文献研究方面,更是百花齐放,各类藏医药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抢救、挖掘、整理藏医药文献典籍及秘方工作,各种以《四部医典》为主要代表的经典文献的编译著作、注释的著作层出不穷,整理和编写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论著、书刊,在不同学术刊物、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500余篇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广大藏医药科研工作者继承前辈藏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精华,在藏医史、藏医药文献、医药学理论、藏药本草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新的发展。此外,临床研究以及对传统藏药的剂型改造等也有新的进展。为基础研究工作、为藏医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在基础研究方面,遵循经典文献和临床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对红景天、冬虫夏草、螃蟹甲等道地藏药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质量分析、基础药理毒理等广泛的研究;同时对七十味珍珠丸、七十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奇正消痛贴膏、青鹏膏剂、白脉软膏等诸多藏药制剂进行了关于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现代药学研究;研究新药如红花如意丸、仁青芒觉胶囊、五味甘露颗粒等创新药物;申请佐太的加工炮制工艺等藏医药专利10余项,其中五味甘露颗粒还获得了美国专利,仁青芒觉胶囊还获得了国家保密证书。 截至目前,载于《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藏药分册)、局颁《国家药品标准》的藏药成药有丸剂、散剂、颗粒剂、膏贴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的 300多个品种。
(5)在藏药制药行业方面,千百年来一直靠手工生产的藏药,现已开始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在西藏和青海、甘肃等地区建立了现代化藏药厂,并且以GMP的要求与国际接轨,把传统的藏药生产加工和现代的高科技有机结合,藏药生产技术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既传承经典,又引进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很多优秀企业,如:奇正藏药、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藏医学院藏药厂、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青海久美藏药、青海金诃藏药等近70家藏药生产企业。随着藏药生产技术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名优藏药陆续问世。在第2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上,西藏生产的藏药“奇正消痛贴”和“诺迪康”获得国际发明金奖,并已进入美国、日本、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青海金诃藏药集团的四种新型藏药产品已获得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FDA营养增补剂认证。整个藏药制药行业的年产值总量接近10 亿人民币。藏医药在西藏、甘肃、青海等地被作为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据了解,截至目前,西藏藏药企业生产的藏药品种达350多种,其中有12种拳头产品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实现藏药产值5亿多元。青海全省共取得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藏药品种500余个,在中藏药品种中,藏药品种占80%。全省现有中藏药生产企业21家,年产值达4亿元。
藏药科研工作逐步地开展起来。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藏医机构里成立了科研组织,对藏医藏药的医学文献、药物性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整理、挖掘和研究,许多项目达到国际水平。
二、藏医药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
藏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藏医药学基础研究,藏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藏药的生药组织研究、化学成份研究、药理和毒理研究,新藏成药的研制,高新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应用等研究。
(一)加强基础研究,建立和完善医药研究开发平台。一要建立藏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藏药研究开发中心,建立种植、生产相协调的藏医药发展的产业基地,促进藏药现代化发展。从藏药复方组成药材和方剂配伍理论、制备工艺、剂型改造、质量标准和临床药理及疗效研究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加强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藏药炮制规范化研究,制定相应标准规范,从藏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临床作用、疗效评价等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藏药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二要积极开展藏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及藏药材、藏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二)藏医药医疗部门、高等教育机构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在“常见病病发机理与防治新方法研究”、“藏药水银提炼法”、“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藏医外治疗法”等项目的科研工作。注重传统藏医药精华的继承与吸收,加大传统藏医药疑难病症秘方、验方的收集整理力度,收集、整理专治疑难病症的濒临失传的藏药秘方。
(三)发挥藏医药的特色优势,加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中医药大学及民族院校联合开展藏药的科研开发、教材建设和创新研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的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藏医药教师队伍,保持藏医学院的办学特色、加强教学保障机制、强化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人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人才;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实行校内外学科交叉和“双导师制”、名老专家特色技能“师承制”,并与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高端人才。
(四)加大藏药实验室、医院制剂室的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学院保障教学科研、生产、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科研实力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藏医药研究等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与导向推动作用,重视实验室项目规划:一要有与学院重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项目;二要有助于突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三要高层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的项目。建设学院藏药制剂厂、藏药炮制示教室、藏药材种植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五)学院围绕继承与发展、创新为主题,要组织抢救、挖掘珍贵的藏药典籍和经验配方等。加强藏医临床应用研究,重点开展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验方及临床治疗方案的整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藏医药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加快藏药现代化研究步伐,全力推进藏药生产技术现代化,产品制剂现代化。开展藏药现代化研究工作,集中一批藏医药高级科研人员,形成合力,在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教科研给予大力扶持,重点投入,联合公关。
(六)突出藏医特色专病、专科建设。加强专病专科建设,满足患者按病就医和因病施治诊疗需求及藏医药的特色治疗,建立心脑血管、肝病、胃肠病、骨伤病、藏医外治、妇产科等,医院要从挖掘藏医药诊疗特色入手,确定 “特色专科为龙头”的发展方向,建立“专病藏医外治专科,肝病专科、消化专科,藏医骨伤专科、心脑血管科等重点专科,挖掘和总结独特的藏医专科诊疗技术和特效专药,在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要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为了加强民族医重点专科建设和突出专科优势,要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建设项目。
藏医药的发展和生存必须五个方面思考,藏医药是一个整体观的意识,因为藏医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他涉及到政策、医疗、教育、科研、生产等五个方面,那个方面跟不上,就没法发展,是相互制约的,整体发展,统筹发展,要发挥特色优势。落实好国家关于发展民族地区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对藏医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政策制定,部门协调,组织推动扶持,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对藏医药的工作给予多方面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