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经络腧穴学》教学心得浅谈
发表时间:2012-12-14 浏览次数:1115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牛红社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临床教学部 洛阳 471003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specialized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cupoint Study” the teaching attainment discussed shallowly
Niu Hongshe
Abstract:The duty schoo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specialized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cupoint Study” the teaching key prominent is 14 passages through which vital energy circulates and 150 key acupoints,used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to understand the law,around the birthplace passed on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the law,tabulation correlation method,formula in verse mnemonic system,classics union law,direct-viewing training method,has obtained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The duty schoo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specialized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cupoint Study” The teaching attainment Discussed shallowly
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侧重于培养面向社会、适用性强的技能性人才。其生源多来源于初中毕业后不愿或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他们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最头疼的莫过于大量记忆知识点。而中医各科内容多而难记,《经络腧穴学》尤其明显,内容多而杂,且易混淆,是针灸推拿专业教师与学生均感棘手的一门课程。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理论联系临床的一门基础课程,重点研究经络的体表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与腧穴的定位、主治及临床运用。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中职学生至少应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与150个重点穴位的定位、主治、特定穴属性。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时间短,任务重,掌握起来难度不小。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研究各届学生的特点,结合《经络腧穴学》的教学特点,运用图示讲解、经络挂图、针灸模型、编歌诀、列表对比、前后贯穿等方法,使学生理解记忆方便,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1图示理解法
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分布路线,是学习《经络腧穴学》的核心内容,尤其对推拿专业而言更是突出!学习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分布路线必须掌握、理解、熟记经络概述部分“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概况”一节内容。同学们在学习时均感此部分内容太抽象、易混淆,个别同学因难度大而放弃了此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模型与图示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同学们就可以很快理解、掌握。如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概况,结合模型绘图如下:
依据阴阳学说,内侧为阴,外侧为阳。故太阴经在内侧前方,厥阴经在内侧中间,少阴经在内侧后方。同理,阳明经在外侧前方,少阳经在外侧中间,太阳经在外侧后方。当然足三阴经在下肢部的分布作为特殊情况另做重点讲解。如此则学生就轻松自如地理解掌握并牢记在心。另外这个表亦可应用于其他各部分布规律的理解。如手足六阳经在颈项部的分布规律,以颈项部正中为轴线从前到后排列次序绘图如下:
依此图清晰说明了六阳经在颈项部的排列次序。另外足三阴三阳经在躯干部、手三阳经在肩部、六阳经在面部的排列次序亦可以此类表画图理解记忆。
2前后贯穿法
概述部分一般是各论部分的总结、概括。概述部分多与各论部分前后对应,内容连贯。这一点在《经络腧穴学》教材中更为突出。我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讲授每条经脉循行路线前首先回忆、总结概述部分所提到的该经脉循行的相关内容。如讲述手太阳小肠经前首先总结概述部分所提到的相关内容如下:
2.1流注次序、循行走向、交接规律:
手少阴心经(五)手小指末端(手)手太阳小肠经(六)目内眦(头) 足太阳膀胱经(七)。
2.2脏腑络属关系:属小肠络心。
2.3体表各部分布概况:
①四肢部:上肢外侧后缘
②肩部:肩胛部(后)
③颈项部:喉结旁开3.5寸(天窗)(六阳经排列第三位)
④头面部:面颊部(特殊例子)
2.4本经相关特定穴:
五输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络穴——支正郄穴——养老;募穴——关元;背俞穴——小肠俞;原穴——腕骨;下合穴——下巨虚;八脉交会穴——后溪(通督脉)
如此则可让同学们温故而知新,复习记忆了概述部分的相关内容,理清概述部分对小肠经循行的相关大致描述。从而对以下将要讲述循行路线的详细的描述脉络更加清晰,记忆起来更加简洁易行。前后知识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做到了课本越学越薄,知识越学越多的效果!
3列表对比法
《经络腧穴学》是一门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前后连贯对称的课程。尤其是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我在讲述时采用了列表比较、对比记忆的方法,即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又在细微处、易混点详细对比,记忆的效果更好,思路更加清晰!十四经脉可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任督二脉五组来对比记忆它们在全身各个部位分布的特点。如手三阴经各部循行列表对比如下:
其他各组均以此表为例,列举各部循行分布的不同来对比记忆。并结合各部腧穴,记忆效果更好。
4歌诀记忆法
对于不愿下功夫而又求良好效果的中职学生而言,歌诀记忆法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经络腧穴学》中关于腧穴的部分内容零碎、知识点多,短时间内记忆且记得牢固、准确,歌诀记忆法可为首选。如在记忆特定穴属性、各条经脉所属腧穴名称、顺序时,我就要求同学们背诵传统的特定穴歌诀或自己编写的顺口溜。如记忆足太阳膀胱经在腰背部第一侧线上的腧穴名称、定位,就结合十二背俞穴歌诀并编写“督六膈七海十五,十七关中白二一”配合记忆。例如足阳明胃经在胸腹部的腧穴名称多、部位固定,易混淆,编写歌诀“缺气房屋膺乳根”记忆胸部七个腧穴与“不满梁关太滑、天外大水来冲”来记忆腹部十二个腧穴,即方便又准确还不易混淆。如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在胸腹部的腧穴,督脉、任脉的腧穴亦可采用此法记忆。
5经部结合法
150个重点腧穴定位的记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个较头痛的问题。我在讲授时多结合相同部位的其他经脉腧穴对比讲解。把腧穴的分经分布与分部分布、纵向分布和横向分布结合起来,如此则可让同学们纵横交错、熟练记忆各部腧穴的定位,而不会将相同部位的腧穴混淆记错。如肘关节附近的六个腧穴曲池、尺泽、曲泽、少海、小海、天井;膝关节附近的委阳、委中、阴谷、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曲泉;腕关节附近的大陵、太渊、神门、阳谷、阳溪、阳池等等,再如喉结附近、踝关节附近、乳头附近、肚脐附近、四肢末端、第四腰椎棘突附近等等部位的腧穴,均可一起综合记忆它们的定位、特定穴属性。
6直观训练法
《经络腧穴学》即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直观性比较强的桥梁课程。对一名中职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而言,仅仅记住经脉的循行、腧穴的定位还远远不够,而且要求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快又准地找到该腧穴在人体体表的位置。我在教学中充分重视直观,按2∶1的比例分配理论与直观教学时间。上直观课时,首先讲述本条经脉循行路线的特点、各部循行的不同特点及所属腧穴找穴的技巧、方法、要点、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同学们对男女高矮胖瘦不同的对象反复练习,并且尽量使用骨度分寸与体表标志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不用简便取穴法,不用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并且及时指导、随时抽查。对于初学者而言,运用正确的方法,力求准确、快速地找到腧穴在体表的位置,直观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如此经过反复的记忆和认真的直观训练,学生们定可在一学期时间内掌握十四条经脉的循行路线特点与150个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特定穴属性,从而为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本人也丰富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受到了同事们与学生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