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医临床》

百龙定喘保健贴治疗小儿咳喘326例

发表时间:2012-12-08  浏览次数:1191次

作者                 单位

黄庆亮       马鞍山市中医院,安徽 马鞍山243100

高志艳       马鞍山市中医院,安徽 马鞍山243100

王文兰       马鞍山市中医院,安徽 马鞍山243100

何长清       当涂县新市镇何长清诊所,安徽 当涂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是儿科常见病,鉴于小儿不肯服药和口服中药困难,笔者与名老中医赵媛华根据《张氏医通》中药物涂敷疗法治疗咳喘的理论,改变药物剂型,研制成“百龙定喘膏保健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儿3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26例均为马鞍山市中医院内病外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17例,女109例;发病年龄最小者20月,最大者15岁;病程最短者21 d,最长者10年;慢性支气管炎169例,哮喘126例,过敏性咳嗽31例。

2方法

2.1药物制备

2.1.1处方

人参、海马、甘遂、白芥子、轻粉、朱砂、雄黄、猪牙皂、生半夏、巴豆、肉桂、麝香等各适量,以蜂蜜、阿胶为基质,1 kg粉末配1 kg蜂蜜和200 g阿胶。

2.1.2药物制备[1]

除名贵、芳香、胶脂及矿物类中药,处方中根茎、坚硬、含纤维性类不易粉碎的药材铡碎,加入90 %的乙醇(根据药物的剂量多少,超出药材平面1~2 cm)浸泡48 h,取滤液。将残渣加水(超出药渣平面1~2 cm)煮煎1~2 h,提取液与乙醇滤液合并,以文火浓缩至精膏待用。方中贵重药物及含芳香、挥发性类中药干燥后研末,过100~120目筛备用。取蜂蜜、阿胶适量投入锅内,以文火加热熔化至预定值时,兑入上述精膏、药粉,搅拌均匀,再加入氮酮(按3 %)制成基质,进行涂布、切割、盖衬即得成品。

2.2治疗方法

新一代“百龙定喘膏”保健贴,是在“防喘膏”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治疗前最好在背部脊柱两侧找准反射区,如条索状结节、颗粒状、气泡状[2]等在大椎、肺俞等穴位上出现。取肺俞、膏肓、中府(双)、膻中、定喘等穴,治疗时应该采取轻手法推按或七星针点刺,结合拔罐和TDP照射10~15 min后,予以贴敷。1次贴敷时间6~24 h,复隔3~5 d换贴1次,8次为1个疗程,3年为1个总疗程,此膏四季皆宜。我科室通过短信和电话等对326位患者进行随访。

2.3注意事项

(1)敷贴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成人应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2)如果出现水泡,不要惊慌。水泡不大者,可不予治疗。如果太大,到医院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同时用75 %的酒精擦洗。

(3)保证充足睡眠。每晚保证7~8 h睡眠,调节情绪,注意维护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

3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痊愈:咳嗽、咳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显效: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后无发作。好转:咳、痰、喘症状明显减轻,次数减少。无效:经过贴敷治疗6~8次后,症状没有改善或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

治愈:189例,占57.97 %;显效45例,占13.80 %;好转83例,占25.46 %;无效9例,占2.77 %。总有效率97.23 %。

4典型病例

周某,男,6岁,咳嗽兼喘病4年,加重半月,于2007年11月19日来我院穴位贴敷治疗。主诉:活动后及晚上咳甚。长期使用抗生素、氨茶碱及喷雾剂等治疗,严重时用激素治疗,治疗后诸症缓解。初诊:咳嗽,痰少稀薄、色白、呈泡沫状,易出汗,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体检:双肺布满哮鸣音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心肺(–)。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心膈未见异常。中医诊断:虚寒型支气管哮喘。予百龙定喘保健贴贴敷肺俞、膏肓、中府(双)、膻中、定喘等穴位,1次贴敷时间6~24 h,复隔3~5 d换贴1次,共治疗8次,咳喘症状基本消失。嘱咐患者家属,每日给予患儿服用黄芪10 g、浮小麦15 g、甘草3 g、红枣3枚煎水当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30 d后,病情稳定。为巩固疗效,次年3月15日,又巩固治疗6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5体会

小儿咳嗽为临床常见病,春寒秋凉发作较多。小儿脏腑稚嫩,且卫外机能未固,易感受风邪侵袭。咳喘日久使肺气不宣,津液不布,凝液为痰,痰阻气道致肺脾肾三脏俱虚,终至慢性咳喘。笔者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过敏性咳嗽时,选择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要穴[4],旨在扶正求本。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宣肺利气平喘之效,又是治疗咳喘的验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是治疗虚损证常用穴,也是治疗肺结核、久咳久喘的要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中府是手太阴肺经腧穴,专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肺炎,位于锁骨下1寸处,前正中线旁开6寸。膻中可降逆化痰、开胸理气,能治疗咳嗽气喘。天突穴顺气化痰,为任脉之会,《玉龙赋》中与膻中治痰多咳嗽而能相得益彰。在经穴上拔罐、TDP照射,具有疏通经脉、调理阴阳气血的作用。中药处方中阿胶、蜂蜜润肺而补血,凡治咳喘,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其性平和,为肺经要药。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既能治疗久病气虚,又可扶正补虚,是治咳喘之要药。海马性味甘温,入肾经,补肾助阳,消瘀破痰结,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增强免疫力。白芥子既能祛寒痰壅滞于肺络,又可治疗肺寒咳喘所致的胸膈胁痛,同时又有抗过敏的作用。巴豆、雄黄、轻粉具有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之效,可医治留饮痰癖及一切寒痰气喘诸症。细辛性温,入肺、心、肝、肾经,具有祛寒破痰之效,既能通开肺中痰滞瘀结之症,又是医治气逆咳喘之主药。猪牙皂辛散走窜,性极锐利,祛痰开窍,牙皂含有罂粟碱成分,既能抗菌消炎,又可治疗痰喘咳嗽及咽喉痹塞等症。延胡索性温,入肺、脾、肝经,具有活血利气功效,能行血中气滞,专治一身上下内外诸痛,《本草纲目》谓其疗老少咳嗽,本品含15种生物碱,甲乙丑素有解痉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甘遂苦寒入十二经,能泄肾经湿气,医治气逆咳喘之本也。吴茱萸、公丁香、肉桂温中降逆开郁,益火下行而补肾,能医治咳逆喘急之症。朱砂归心、肝、脾、胃、肺经,具有镇心逐痰、祛邪降火之效,与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入骨节,活血通九窍。“百龙定喘保健贴”加入氮酮[5],增强表面活性,作用发挥平稳持久,透过皮肤把药物吸收入体内,直达病灶。诸药合用,药温能散寒,苦寒能泄降,药穴合用,药宏力专,从而达到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气顺血和、顽疾自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庆亮,何昌清.黄氏通风湿骨痛贴治疗肩周炎168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4):23-24.

[2]杭雄文.初级反射疗法师(试用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9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9.

[4]黄庆亮,王文兰.中药贴敷治疗咳喘380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4):21.

[5]梁秉文.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8-11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